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53|回复: 2

300年前24位大才子书赠诗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2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梅州日报
+ X3 z9 {( c8 c5 O
9 k# k$ e! _6 i% J3 O# [  U( E3 d# m
  ●杨佐君
2 c4 t5 z$ _/ |" W. c/ I# t3 B  G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大埔西河黄堂村的张作舟进京高中三甲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充编修馆馆长,参修《大清一统志》地理总志。康熙五十二年(1713),其父母双寿,张作舟乞假省亲,同科进士何世璂等24人为其父母书赠诗词祝寿,共24幅。
( G2 z1 F* w. V1 x$ P8 p- y  300多年来,这24幅祝寿诗词书法作品由张作舟后人珍藏。过去,每年除夕拜祖时,他们会将这些作品悬挂于祖祠太史第的大厅堂,呈现宗族的荣耀。但由于长期未得到专业的保护,年复一年不断损伤,据说于民国初年曾由专人送往潮州重新装裱。近年,由于破损有加,部分文字残缺,已经不能张挂了!
7 |% h* p% m7 q4 q* A  近日,笔者看到,这些祝寿诗词均书写在黄绢之上,除了何世璂书写的为40×28厘米大小,其余23幅均为33×23厘米大小。每4幅被裱成1卷、分裱成中堂6卷,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排列顺序。中堂每卷长210厘米、宽55厘米。
) ]& u& R3 b* q0 o$ T/ U; d# t5 e  张作舟:大埔开邑翰林( U9 H7 T5 T* m
  张作舟(1678-1714), 少颖异,过目成诵。康熙己丑科三甲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为明朝嘉靖五年丙戌岁(1526)大埔县建置以后的第一位翰林。  n  e9 }; ^0 P8 a. `  B
  张作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科中举,然后隐居靖西“灯塔寺”挑灯苦读,寒窗十载有余,名登金榜。为感恩灯塔寺成就其功名,其将寺易名为“连云寺”,寓意功高“连云”,还题赠了寺门对联“灯塔记当年曾来学士,连云赠旧制更著名山”。据传在殿试时,康熙皇帝得知张作舟家乡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黄堂村”,怎么会出如此之才子,于是提出疑问。张作舟敏捷地回奏康熙皇帝,并诵诗一首:黄堂村“东有尖笔高峰,南有白水悬波,西有连云古寺,北有更鼓叮咚”描述了自己家乡的优美环境。康熙五十二年(1713),张作舟父母双寿,他乞假省亲,次年卒于家。# s7 s- m6 z; |' U
  张作舟回乡后还发起了筹捐巨资置办“渡船田”出租,在其当年往返之北塘龙潭渡设渡便利乡民。7 S. I# Q+ u$ X7 m$ E8 @
  黄堂村民为了纪念张作舟,每年正月十三日举办一次迎灯活动,规模盛大,范围包括黄堂本村、漳溪村碗窑窠、黄輋角、东方村沙岽下、大靖村大埠上和上北塘村的张姓裔孙,是当地传承了几百年极具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
" Q, P( S$ y$ n* n  墨宝待修复研究
% r, z3 ?* \: ]8 q/ x  m* z' Z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为张作舟父母书赠祝寿诗词的24人中,有张作舟的同科进士何世璂等19人、其中翰林15人(含探花缪沅与何世璂),康熙四十九年考授中书官邓廷喆1人,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进士顾嗣立1人,身份未查明者有宗龄、为经、金生 3人。
3 c0 a3 d& ^9 y# o+ f  无论如何,如此数量的进士、翰林墨迹能集中于大埔并保存至今,殊为罕见。将之挖掘抢救研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k  ^* ^1 E% U& o1 T& \9 Q! V3 k( L6 P! g9 ]

& F( e/ R9 a" d* i+ ?
发表于 2017-2-22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大埔第一位翰林
发表于 2017-2-23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有劳把祝词发出来看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3-29 21:44 , Processed in 0.05726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