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67|回复: 1

[社会资讯] 碧绿漳溪水 东塘锦绣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南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埔县西河镇东塘村,是漳溪河千百年来浇灌、滋润着的一个平畴开阔的大盆地。单就这个大盆地的宽阔风光,已足以让人感受到西河镇的田园秀丽了……


溪南村牌坊







东塘村道沿漳溪河岸延伸





  民俗广场摆设着过去客家人的传统生活用具,主要有石磨、碓臼等。
  在横跨漳溪河的田家炳大桥前,公路右边的东塘村白马民俗广场格外引人注目。漫步广场,浓浓的客家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十分轻松和惬意。客家山墙式的村名和广场名墙体别具一格,高高的立碑式白墙和墙顶的黛瓦,显得格调无比清新,这是客家白墙黛瓦民居的浓缩版和典型符号,是客家元素诗化的符号。朱红色的“东塘村”三字、“白马民俗广场”六字,在白墙上凸显出来,显得非常鲜活和清晰。广场四围还耸立着数座精致的客家山墙式墙体,墙上皆为介绍东塘村的彩色图文。这些客家山墙式的艺术墙体,连同村名立墙后边的小型白墙黛瓦建筑物,与广场外点缀在山麓和田野间的白墙黛瓦民居,与视野里的远近山水,构成了一幅幅协调、和谐、清秀的客家山水田园生活图景。
  行走在宽阔的广场里,脚步自然缓慢下来,这时才注意到广场地面是用两种颜色的砖块铺就的。广场中间是用青灰色的砖块铺就的大圆盘。广场里摆放着过去客家人的传统生活用具,主要有石磨、碓臼等,石磨是以前客家人磨米粉、磨豆腐的,碓臼则是舂糙米、杂粮和打糍粑的。这些笨重的石制生活用具,静静地摆在那里,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客家传统习俗,诉说着客家漫长的历史。
  广场出入口连接着新修筑的宽敞村道。这条村道沿漳溪河岸延伸,是按二级公路标准修筑的,双车道柏油路面,沿河一边有土红色仿木栏杆和约两米宽的红砖人行道。洁净规整的红砖人行道好像红地毯一样沿着静静的漳溪河铺向那绿色的远方。脚步轻缓地往前走,生怕踩疼脚下的红砖似的,走到转弯处,看到黑色柏油路面、红砖人行道和土红色仿木栏杆继续向前延伸,一直延伸到远处幢幢白墙黛瓦民居楼房群里。正值初冬的雨后阴天,远山云缠雾绕,朦朦胧胧,幢幢白墙黛瓦民居楼房在烟迷雨蒙里,显得气象万千。
  数分钟的步行,便走到了溪南村。这是一个僻静的小山村,如世外桃源一般。一座长桥横跨河水连接对面公路,桥这边耸立着高高的村名牌坊,牌坊顶上镌刻着“溪南”两个金字,两则对联也是镏金字。这是溪南村,也叫溪南埠。
  西河是大埔县人文旅游经典胜地,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山灵水秀。那飞天马山,有坪畲水库和三扎水库;那大靖村、上黄沙村田园宽阔,分别有莲花山连云寺和赤蕨岭灵觉寺;那黄堂村的太史第,有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的祖祠;那客家民俗文化村车龙村,有“中国民族工业之父”张弼士故居光禄第,还有许多民居古屋;那北塘乡村旅游区,有辅德堂和红军小学,还有数十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等……西河镇已选取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等5个行政村,连片打造成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省级新农村示范区。北塘村主打“古韵北塘”,漳溪村主打“小城漳溪”,东塘村主打“农耕东塘”,黄堂村主打“水韵黄堂”,东方村主打“田园东方”,可谓西河古镇“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漫步在长长的东塘新筑绿道上,陶醉在漳溪河盈盈绿水里,想借用一下王观、白居易诗词来形容漳溪河畔的东塘村山水田园:“最爱漳溪行不足,眉眼盈处东塘村。”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8-1-18 0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5 04:41 , Processed in 0.06568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