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7|回复: 0

梅州的乡村地名,原来还暗藏着这些玄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0 22:30 |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可谓深厚至极。

  而客都梅州的乡村地名,同样经历漫长岁月沉淀,因而极具地方特色,虽然只是寥寥两三个字,却暗含玄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意味。

  纵观梅州乡村地名,大体有以下几类取法:

089e01bf4cf71a14898d39.jpg

  客家人多数居住在山里,地名也喜欢以地形地貌特征取村名,如“岭”、“坑”、“窝”、“坳”、“坝”、“岗”、“山”、“坪”等。如大坪、石坑、高坑等。

089e01bf4cf71a14898d3a.jpg

  客家人喜欢择水而居,溪、河给了他们繁衍生息的不尽源泉,因此以溪河命名的村落也较多,如桥溪、三河。

  此外带湖、洋、塘字的地名有竹洋、上官塘等。客家人眼中的湖、洋不同于江河湖泊及汪洋大海,这些带“水”的村落也大多无湖无洋。

  只要被陆地围着有积水的地方就称为“湖”,而常年被水浸着的深泥田,客家人即称之为“湖洋田”。

089e01bf4cf71a14898d3b.jpg

  例如以“上”、“中”、“下”命名的有雁上、雁中、雁下等;也有以“东、西、南、北”命名的有城东、梅西、松南和城北等。

  这样的地名既可以相互对应,又体现简便、好记、稳定的特点,因此以方位来作为地名自然为数不少。

089e01bf4cf71a14898d3c.jpg

  这是客家人各地通俗的做法,许多村名都是在表示地名前面加上一个姓氏,如张家围,它表明这个村子最先的居民是谁,或者表明整村的大多数居民都是同姓的。这种命名源于客家人宗族观念浓厚。

  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都是举族而迁又聚族而居的。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姓氏为村子命名,既可让子孙不忘根本,又便于宗族内部联络感情。

089e01bf4cf71a14898d3d.jpg

  数字命名往往数字在前,后跟地理实体名,像泗水、八乡山等。数字地名的实际含义不同,有的标明地域的距离或高度,如五里亭;有的标明地域的形状特征,如三角塘;有的标明地域的数量特征,还有的是比拟说法,如七目嶂、九龙嶂。

089e01bf4cf71a14898d3e.jpg

  如兴宁的石马镇,该镇因有形似骏马的巨石卧伏山岗而得名,石马卧岗是兴宁市的旅游胜地。

089e01bf4cf71a14898d3f.jpg

  民以食为天,客家人对田、地尤其钟情,即使取地名也不忘田和地,以此命名的有:砂田、长田等。

089e01bf4cf71a14898d40.jpg

  客家人凡事讲求吉祥、喜庆的心态,在取地名时同样一览无余,五彩缤纷的地名涉及吉祥、喜庆含义的不在少数:如五福、广福、隆文、丰良等。这些地名体现了客家人对追求安居乐业、平安如意、吉祥富贵生活的美好向往,构成客家乡村地名的又一显著特色,确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韵味。另外还有众多乡村是以颜色为名,如赤水、黄坑、蓝塘等;以动物为名如:虎头坑、羊板岗等;以植物为名,如:杨梅村、梅林、桃花、杨桃坪、李树园、松树岗等……非常丰富。

  当地名被叫开后,往往世代相传,具有稳定性,但年湮时远,不少地名发生变易。变易的原因主要是雅化或是寄托意愿、谐音误写等。例如珠富坑(猪牯坑)、罗子排(骡子排)、三僚(三竂)等。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0 15:34 , Processed in 0.08471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