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74|回复: 32

从事汉乐研究者必备的粮食---和声的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4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最基本。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
      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
      大小调都各有三个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
     
   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 级亦被称为“导音”) 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 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
      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 。
      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绝对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
      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这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一种美学体系,及──力量不断增加,最后解决──的美学体系基础上的。属后直接接下属,被认为是解决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减,因此不被接受。但现代流行音乐中,这种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们的第一个和声公式:i-v-iv-v,后面可以接i级,或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将在以后介绍。)
         
      注1:“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质,及这个和弦的特性是什么。而“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是指和弦的功能,及在大小调中起什么作用。“i级、v级和iv级”是和弦根音的音级,及和弦根音在音阶中所占的位置。
      2、增减三和弦和大调中的副三和弦
        西方传统和声体系中,除了大小三和弦外,增减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 增三和弦是由两个大三度叠置而成。
        减三和弦是由两个小三度叠置而成。
        在大小调中,除了主、下属和属以外,其他音级上的副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大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小三和弦。iii级:小三和弦。vi级:小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v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也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然而vi级三和弦,同时和i级三和弦也有两个共同音,因此也有主的倾向,因此有时在属到主的进行中,用来代替主和弦的位置,被称为“阻碍终止”(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终止,感觉上象被vi级和弦从中间阻住了一样。)
       iii级三和弦是一个较少用的和弦,它具有i级和v级的双重功能(因为它和i级、v级之间,各有两个共同音),作为i级的运用:i-iii-iv。
         
      在这个例子中,为什么说iii级是具有i级的功能呢?因为它可以被i级7和弦代替(关于7和弦,后面有详尽的论述),而效果和用iii级三和弦及其相似。
          我们也可以把iii级作为v级到iv级间的桥梁,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不允许v级直接到iv级的连接的。
          vii级三和弦和v级有两个共同音,它属于属和声组。vii级三和弦由于是建立在导音上的,因此也叫“导三和弦”。
          现在我们把四个副三和弦加到我们的i-iv-v进行中:i-vi-iv-ii-v-i。
      这是最常用的和弦应用顺序,也是最符合人们听觉习惯的。(人们不大颠倒其中vi和ii的顺序,尽管它们都属于下属和声组。)
     但这一和弦功能序进,可以简化和代替,如可以变成:i-vi-iv-v, 或者i-iv-ii-v,及更常用的i-ii-v, 或vi-v,i-vi-ii-v等,后面可以跟i级或者接其他的可行连接。(其他可行连接将在后面介绍。)  这其中的v级也可以被vii级或iii级代替。
     v级之后可以接i级,也可以接具有双重功能的vi级,变成:i-vi-iv-v-vi。vi级后面可以接上述所有能接在
      vi级后的和弦公式连接片段。比如这两个功能连接都是很好的:i-vi-iv-v-vi-v-i,i-iv-v-vi-ii-v-i。
       请注意这一和声公式:i-vi-iv,这是西方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和声公式之一。
       3、小调中的副三和弦及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关系
      自然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iii级:大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
         
      其中ii和vi级的功能和大调类似。vii级由于是大三和弦,不具有导向i级的性质,因此更倾向于作为它关系大调的属和弦。(关于关系大小调,将在这一节的后面介绍。)iii级和弦,由于有很强烈的关系大调i级的属性,更多地被用来作为向关系大调的转换。和声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iii级:增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i级由于有导音需要解决,更倾向于连接i级。
          这种iii级较少见于流行音乐中。
          vii级和大调中的vii级一样。由于它们是建立在导音上,因此被称为:“导和弦”(或称导三和弦)。
          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经常混用。
          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小调和弦为:
      i级: 小三和弦、ii级:减三和弦、iii级: 大三和弦、iv级:小三和弦、v级:大三和弦、
      v级:小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比大调多了几种大小和弦的选择。)
        最常见的两个小调和声公式:i-vii-vi-v 和i-iv-vii-iii-(v)。
         
      这个和声公式中的各和弦根音(在v级之前)都是五度关系,这在古典音乐里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和声进行,我们可以不让它从iii级直接接v级,继续按照五度关系推导下去,成为:i-iv-vii-iii-vi-ii-v-i。
          这在和声学中叫做模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其中vii-iii-vi三个和弦,与其说是a小调,不如说是c大调的v-i-iv更合适。这种暂时偏离原调的现象叫做“离调”。在小调中,经常出现向关系大调的离调,已使音乐更丰富。
         
      所谓关系大小调,或称“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的一对大小调,它们互相为对方的关系大调或关系小调。比如c大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a小调是c大调的关系小调。
          还有一种大小调关系称为“同名大小调”或“同主音大小调”,是指大小调共享一个主音,而调号相差三个升降号,比如c大调和c小调。
         
      而关系大小调不共享主音,主音间相差小三度。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同主音大小调要比关系大小调更近,转调更自然。而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正好相反,关系大小更近。
          4、旋律小调及和声、和旋律大调;和弦的转位
         
      我们看到,和声小调的vi级和vii级音之间是一个增二度,如果在旋律中用到这两个音级时,这个曾二度会使人感到很不自然。如果用还原的vii级音,及自然小调音阶,就没有了这个增二度,但是如果我们在和声中需要一个大的v级和弦,就不得不用升高的vii级音,不然和弦和旋律就会发生矛盾。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把vi级也升高,增二度变成了大二度。这种小调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音阶只有上行时vi级和vii级是升高的,下行时就同时还原了,和自然小调的下行相同。但我们不必拘泥于乐理知识上的上行、下行规则,用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我们看到,升高了vi级和vii级的a旋律小调上行音阶,和a大调音阶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是iii级音,前者是c后者是c#。从这里我们得出一个重要概念,区分大小调的唯一标准是i级和iii级间的音程是大三度(大调)还是小三度(小调),其它音级均不能用来确定一个音阶是大调还是小调。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完了大小调体系中的三种小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而大调,其实也分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只不过后两种大调没有那两种小调常用。
        和声大调中的vi级音是降低的,用这个音构成的下属(iv级)和弦是小三和弦。
         这个和弦对i级的倾向比大三和弦的iv级更强。
         
      无论是作为大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还是小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进行到i级和弦,称之为“变格进行”;如果是在终止中,及被称为“变格终止”。这种进行通常用在一个乐曲或一个段落的结尾,作为补充,或称主和弦的延续,以增强终止的感觉。例如这样的和声进行:i-vi-iv-ii-v-i-iv-i。
      而i-v-i称为“正格进行”或“正格终止”。i-iv(iv)-v-i在终止中被称为完全终止。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和弦的最低音都是根音,被称为“原位和弦”。如果和弦根音向上翻一个或几个八度,不再是和弦最低音时,我们称之为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总共有两个转位,被称为六和弦和四六和弦:
          多数原位和弦都可以用它们的转位和弦代替。但习惯上,乐曲的开始和结尾较多是用原位的i级(弱起小节有很多是用原位或转位的v级)。
        古典和声中,转位和弦经常被用作原位之间的过渡。
        四六和弦经常用作原位和弦和六和弦的过渡。
         
      在古典音乐的终止和半终止中(乐段的停顿称为“终止”,往往以主和弦结束;乐句的停顿称为“半终止”,往往以属和弦结束),我们经常能看到属和弦(v级)前有一个强拍上的主四六和弦,这个和弦称为“终止四六和弦”。
         
      原位和转位的运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和弦的低音位置(及原位还是哪个转位)其实就是和弦用什么音作为低音,因此,其主要作用还是得到一个好的低音线条,在通俗音乐中就是好的bass声部的主干。多数情况下,低音线条才是决定和弦用原位还是哪个转位的关键。
          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规则恐怕就是:不能八度平行和五度平行。
          八度平行被认为是使和声进行突然减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在古典音乐中被认为是和谐度仅次于八度的音程,它太和谐了,以至于平行的五度使人感觉也象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平行这一规则被德彪西打破之后,无论在现代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再也不是问题了。
          德彪西式的美妙九和弦平行
          爵士乐中的和弦平行
          5、和弦的开放排列,重复音及四部和声
       当和弦音不是按照音高顺序排列,而是相隔一个音排列时,就会得到类似下面这个和弦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叫:“开放排列”。
        而我们以前一直用的排列方式叫“密集排列”。
         
      在古典音乐中,和弦除低音以外的各音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八度,而低音和它相邻的上声部则不受这个限制。这个原则源于声音在物理上的自然泛音列。我们看到,泛音列是从疏到密排列的,及越向上音程越小。
      泛音列是向上无限延伸的,向下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低,向上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高。
         
      由于西方古典音乐受教会音乐影响非常深远,和声学是从宗教四声部圣咏的写作原则发展而来,因此传统和声教学都是以四声部圣咏为基础。四个声部的名称自上而下分别为: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alto)、男高音
      (tenor)、和男低音(bass)。和声学习题和范例通常把四个声部写在钢琴谱上。
         
      三和弦共有三个音,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四部和声当中呢?这就需要重复至少一个音:三和弦的原位通常重复根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上三声部是音高相邻排列的为密集排列法,如第一、三、五个和弦;反之是开放排列法,如第二、四、六个和弦。)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通常重复根音或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四种排列方式:(第一、三个和弦是混合排列法,因为上三声部间既有相隔排列又有相邻排列;第二、四是开放排列法。)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通常重复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第一、三、五个和弦是密集排列法;第二、四、六个和弦是开放排列法。)
      运用这些排列方式,在没有八度、五度平行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写作传统和声了,下面是按照四部和声形式写的和声公式:i-vi-iv-ii-v-i
      下面是一个学院里典型的和声习题片段:(从降b小调转到b小调)[摘自鄙人的和声练习)
     由于我们的教程主要是面向流行音乐家的,所以我不在传统的四部和声上过多停留,只是要说明一些对于现代流行音乐仍然重要的一些原则:
       (1) 重复音:当声部的数目多于和弦音的数目,需要重复时,三和弦应根据根音优先、五音其次、三音最次的原则,除了一些例外(例外将在后面一一介绍)。
      (2) 保持各声部线条通畅,尽量使每个声部都有一定的旋律性(那些和声性乐器,及一个乐器演奏多个声部的,如钢琴、吉他除外)。
      (3) 注意各声部的分工:高声往往是旋律声部,重要性自不必说。(当然,也常常有次要声部在主旋律之上的情况。)
      内声部较为平稳,略有旋律性。(还要注意演奏内声部的乐器本身的特性。)
      低声部除了旋律性外,要注意给音乐以稳定的低音的感觉,如果低音流动的象主旋律,就很可怕了。(低音线条不一定比主旋律流动的慢,但不是同一种流动方式。)低音也不能象内声部一样平稳而缺乏跳跃。一般情况下,低音在乐曲的开始是较平稳的,到了高潮和结尾处,常有四、五度的跳进,来增强和声的推动力。具体的处理方法不能在几句话中完全说清,后面的内容中还有详细介绍。总之,好的声部写作中的高声部、内声部和低声部应该是不能随便互换的。
  (4) 八度平行在两个独立声部间是不允许的,除非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声部,而是同一声部的八度重复。五度平行在通俗音乐中不受限制,但应注意,五度平行是和西方古典音乐格格不入的,它是另一种效果,你的作品是否需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而不是声部写作中的失误。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遗憾图无法上传,让老同志们吃苦了!
发表于 2014-4-24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手机版
相当实用的乐理知识。
发表于 2014-4-24 19: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些乐理知识,是多声乐器类琵琶,扬琴,古筝爱好者必学并且须熟练贯穿琴法的知识。
         所有不懂或不会贯通琴法的“大师”都是吹牛大师。但我乐意看到未来十年,大埔有人真正会演奏古筝,扬琴,琵琶这三种乐器。
发表于 2014-4-2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赊大炮 发表于 2014-4-24 19:43
这些乐理知识,是多声乐器类琵琶,扬琴,古筝爱好者必学并且须熟练贯穿琴法的知识。
          ...

一起努力!
发表于 2014-4-25 1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本帖最后由 赊大炮 于 2014-4-25 18:32 编辑
埙缘人 发表于 2014-4-25 13:01
一起努力!


        呵。当琵琶,古筝,扬琴大埔有人真正会演奏,并成为学术价值组织核心主角时,大埔汉乐一定能再上新台阶。也是大埔所有音乐爱好者的喜事
发表于 2014-4-25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没来本版之前,我认为 在生活中,诈骗是无耻的。在文人汉乐中我同样认为无耻学术是不可能大行其道的。在来本版块交流以后,我才觉得无耻在汉乐界是可以存在的。再后来,我才发现汉乐界人士是由于太多的乐盲无知,并在政府撑腰下,迷失了汉乐前行的方向,同时在惯性行进中误导音乐爱好者,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赊大炮 发表于 2014-4-25 20:22
在没来本版之前,我认为 在生活中,诈骗是无耻的。在文人汉乐中我同样认为无耻学术是不可能大行其 ...

      不要过多谈论他人的对与错,有心学习和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自然会重视!
      和声理论不是一般人能理解透的,没有一定的乐理基础和和弦基础的人是不会理解的;和弦运用和和弦変化、换位在和声作曲配器中有着最重要的关链,也许在大埔音乐人中我印象中还没产生~~~

    所以我发这篇帖的目的有二:
    1. 受你长期间不断的“打击”,给了我“复仇”的计划,找一篇好帖给乐友们一起来研讨和学习,方便以后一起来“报复”你。感谢论坛有你的参与,我们才会不断进步!{:9_644:}
      2. 大埔汉乐人确实需要大力“充电”,没有扎实的基础又怎能冲击难关。所谓“和弦”时,吹、拉、弹、唱全方位炮轰,根本就是在比谁的响亮。剧团乐队在唱、做、唸、打时的配合就是一个样,这不是专业团体中所体现出来的。
    所以,只要有了统一编配和指挥的合作下,才能有好的音乐效果出来。和声基本知识就是一个很好、很实用在汉剧、汉乐中的创新运行。
发表于 2014-4-30 2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呵,把和声和弦听在主旋律同一条线上,还说“花指” “杂音”多 “乱七八糟音不纯不清”。。。这完完全全的是音乐艺术听觉障碍嘛!
发表于 2014-4-30 21: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如果说前三十年,五十年汉乐为大埔音乐爱好者开发了艺术头脑,并带来声誉。今天,由于懒惰,不思进取,说汉乐为大埔音乐爱好者带来“灾难”,其实并不为过。
发表于 2014-5-1 1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9楼埙缘人:“ 和声理论不是一般人能理解透的,没 有一定的乐理基础和和弦基础的人是不 会理解的;和弦运用和和弦変化、换位在 和声作曲配器中有着最重要的关链,也 许在大埔音乐人中我印象中还没产生 ~~~ ”
         从此话中说明:当前大埔汉乐界没有人真正会弹古筝,扬琴,琵琶。
          从我的实际接触情况也是这样!
          我早就说过,大埔确是没人真正会弹古筝,扬琴,琵琶。大家还以为我信口开河,不承认。不谦虚,吹大牛真让人反胃。
发表于 2014-5-2 1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在无任何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多声乐器类独奏表现力远比单声乐器类强。但是,舞台合奏,主旋律艺术主要靠单声类乐器来突出表现,所以说各有所长。在学术上,多声乐器类琴法与乐理知识并重,单声类乐器侧重琴法技巧知识。重奏型合奏与多声乐器类的独奏表现,在学术上大同小异。
发表于 2014-5-2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独奏中,所有把多声乐器类当作单声乐器类来表现的大师都是伪大师。
          独奏中,所有不懂和声和弦知识,或不能比较熟练贯通和弦和声知识技巧的大师,都是伪大师。
            所以说,大埔当前汉乐界的多声乐器类大师都是伪大师。
发表于 2014-5-2 1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独奏水平表现个人实力,只有依靠强大的个人独奏水平实力做为后盾,舞台重奏型合奏才能得到真正展现,集体合作表现水平才能上档次的进一步提高。否则全是吹牛皮的,全是假的。
         
发表于 2014-5-4 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回9楼:“ ,有心学 习和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自然会重视! ”
          由于大埔是汉乐大齐奏重灾区,领导者很多也是大齐奏中成长起来的领导,你有没发现领导者好象也不懂音乐?。。。
 楼主| 发表于 2014-5-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赊大炮 发表于 2014-5-4 12:16
回9楼:“ ,有心学 习和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自然会重视! ”
          由于大埔是汉乐大齐奏重灾区 ...

呵呵,你太可爱了!
发表于 2014-5-5 1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海南
埙缘人 发表于 2014-5-5 14:05
呵呵,你太可爱了!

         曾经有不等于现在有,现在有不等于真正有,学院派的和声学,如能在汉乐中能够教授应用的领导,好象真的没有,凭嘴说学,仅有理论,没有实践知识应该不能算真正懂音乐吧?
          至少汉乐界好象真的没有
发表于 2014-5-5 1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海南
本帖最后由 赊大炮 于 2014-5-5 17:06 编辑

          我曾接触过很负盛名的地方作曲家,他说伴奏就是“弹重拍音,把弱拍音扔掉”,观演中,伴奏指法或无规则,好象仅凭感觉且随意(是无学识的那种“随意”感觉)。或以“151”模式伴奏法为主。对于在合奏中,“和弦要统一,节奏型可以不统一”也无法理解,竟然无厘头地说“节奏型与旋律不统一那不是乱套了”。。。呵,很快就穿帮了。。。
发表于 2014-5-6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赊大炮 发表于 2014-5-2 10:18
独奏中,所有把多声乐器类当作单声乐器类来表现的大师都是伪大师。
          独奏中,所有不懂 ...

“比较熟练贯通和弦和声知识技巧的大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19 19:12 , Processed in 0.0825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