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92|回复: 22

一次难忘的业余汉剧盛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huanzhige 于 2013-5-9 18:19 编辑


前言——
          广东汉剧是戏曲艺术,在大埔流传有百年的历史。它的唱、做、唸、打有着非常完整的一套程式,是中国戏曲艺术之林中享有一席之地的瑰宝。上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的1965年之前,包括“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几年时间里,它在大埔文艺舞台上展示出独有的艺术魅力。现在社会已进入到新时代,繁多的娱乐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这种现状使汉剧处于更新换代的边缘,它的风采不再依旧,但它在大埔文化历史中,为积淀客家文化增添了重重的一笔,依然是“汉剧之乡”的殊荣和骄傲。
                                                                                                         ——作者

                                                  一次难忘的业余汉剧盛会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九八O年,又是一个百花盛开的春天。被“四人帮”颠倒黑白的文艺舞台,重新焕发盎然生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党的文艺路线也重新走上了正轨;被恶毒污蔑为宣传“牛鬼蛇神”和“帝王将相” 的传统戏,也重新亮相舞台。专业文艺工作者正以崭新的姿态,绽放着心中的艺术之花,业余文艺爱好者也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文艺活动。在素有“汉剧之乡”的大埔县,原有的业余汉剧团纷纷恢复重建,枫朗云光业余汉剧团也于一九七九年得以新生。
              大埔县委、县政府为了重振汉剧之风,再塑“汉剧之乡”形象,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全县业余汉剧汇演,于一九八O年三月五日(元宵节期间)在县城隆重举行。持续演了五天,共有十二支公社或大队的业余汉剧团参加,上演了十二台传统汉剧,参演人数达355人。汇演期间主办单位还邀请了梅县地区戏曲学校副校长黄桂珠以及黄群、管石銮等一批埔籍汉剧艺术家莅临指导。
             当年我有幸亲历了此次活动,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现在偶尔想起,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一个个地在我眼前闪烁;那群淳朴忠厚、老实巴交、热爱生活,知足常乐的农民兄弟,至今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
                记得有一天,枫朗公社文化站负责人罗育亮同志,专程来到公社中心小学找到罗始兴校长、曾良老师和我,说是公社党宣委邓辉生同志找我们商量参加县业余汉剧汇演事宜,请我们务必准时到会。那个时候我们几位都是公社文艺活动的骨干,每次搞文艺演出都离不开我们,组织文艺活动可谓是知门熟路,虽是义务工作,干得还是满开心的。
             在邓委员的房间里,我们五个人开了个筹备会。会上邓委员对汇演内容作了说明,对工作分了工。文化站育亮同志负责组织、后勤、协调工作,专业方面的事情由曾良老师主责,其他同志协助。他还表示将全力支持汇演工作,经费想办法解决。那时文化站刚成立,没乐器、没道具,决定派我和石柱兄前往潮州购买,没戏服、没戏靴,由育亮同志陪同曾良老师到百侯侯北一位老师傅那里定制。随后大家交换了意见,对汇演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并确定了人员名单,定出了下次集中的时间表。
            几天后,主要人员聚集在老戏院楼上开会。参加的基本是老艺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汉剧爱好者)。邓委员作了开场白之后,就选剧目之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大家把演过的戏梳理了一遍,考虑到传统戏曲特点之一就是人物角色丰富,最后决定演《绑子上殿》,因为此戏有老生、旦角、红净、乌净等等。排练安排在晚上和星期天进行,因为大伙还有各自的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戏总算拉了下来。《绑子上殿》是一出唱功戏,虽然行当齐全,但不一定适合群众,因为此剧是品味戏,没有兴趣是看不下去,邓委员也是这么认为。后来他找来汉剧《花灯案》剧本,此剧本是原汕头戏曲学校汉剧科的演出本,由丘丹青改编创作,管石銮老师编曲。角色虽然不多,但剧本生动、活泼有戏。没有现成演员,决定动员几位原是学校文艺骨干的小年青来学。此事得到了黄丽英(花旦)、罗志群(老生)、罗三胜(小生)、罗意玲(花旦)的大力支持。为了提高戏的质量,还请来福建某专业汉剧团的老师蓝春兰当导演,罗曾优、林业兴老师当副导演。此时,演员、导演问题解决了,但扬琴手新戏打不了怎么办?曾良老师决定他改扬琴,头弦由我拉,罗逢吉老师傅司鼓。老实说,平时演奏汉乐我只拉二胡、高胡、三弦、笛子等乐器,头弦从未拉过,现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将就用。
         排《绑子上殿》花了不少时间,此时离汇演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四位小青年没有一点基础,唱、做、唸、打,样样都得从头学。特别是旦角、小生的唱腔是用子喉演唱,不花点时间是唱不好。为了赶时间抓速度,商量决定由三位导演分别进行辅导。
        记得那年冬天特寒冷,有些地方还下了雪,为了不误汇演,寒假那段日子是日夜兼排。晚上冻的不行,就带着火篮或高温瓶装热水取暖,用这方法暖和僵硬的手,不至于拉弦走调。那个年月,大家日子过的还挺艰苦,排练虽然没夜宵、没补助,但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大伙从不无故缺席。小青年好学敢学勤学,在短短时间里把台词、唱腔背熟,没有耽误排练时间。第一次连排很顺利,邓委员看后很高兴,感谢大家的努力,还表扬了那几位小青年。
         排练场排练,与演出有差距,初初演出难免出错,新演员更是如此。为了把戏演熟演活,大伙决定利用春节假期,把戏拉出去练兵,通过不同环境、场地的锻炼,逐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确保汇演能表演潇洒自如。我们分别到百侯、大东、和村、福光、饶平的二善等地,边演边改边提高,就是汇演期间还继续修改。凑巧茶阳业余汉剧团也上演《花灯案》,并且安排在第一个晚上,我和曾良老师看到他们第三场有些地方处理的较好,我们第二天即刻改进重排,使第三天上午的演出更为精彩。
         舞台大幕刚落下,场内即刻响起热烈掌声,虽然我们的戏演完己是中午十二点多,但场内依然座无虚席。黄桂珠等老师还特地到后台看望演员,对黄丽英等年轻人的表演高度赞赏,说这戏己接近专业水平。还说大埔有这么好的苗子,汉剧后继有人啊。此次业余汉剧汇演,我们的《花灯案》获演出二等奖,黄丽英、罗志群获优秀演员奖,罗曾良获优秀乐手奖。八十三岁高龄的娘寿伯,他不顾年迈体弱,依然参加此次活动,为表彰他的的敬业精神,特颁了个贡献奖。在招待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代表专场演出中,我们的《花灯案》也被选中参加了演出。
          悠悠岁月,往事己矣,当年那群热爱业余文艺的人们,为了振兴汉剧事业,尽了自己微薄之力,给“汉剧之乡”这朵牡丹之花,洒下了一滴水,添上了一撮土。现在回忆往事,是为了记住那次难忘的业余汉剧盛会,记住为那次盛会付出过辛劳的人•••••

                                                                                              写于二O一三年《五•一》节


附件:
                                             
                                           枫朗云光业余汉剧团赴县汇演•演职人员名单

领       队:邓辉生
副  领  队:罗育亮
艺术指导:罗娘意
演       员:罗明生(老生)、黄丽英(花旦)、罗志群(老生)、罗三胜(小生)、罗意玲(花旦)。
乐       队:罗曾良(扬琴)、罗奕欢(头弦)、罗石柱(高胡)、罗曾安(三弦)、杨嘉斌(唢呐•特邀)、
                 罗逢吉(司鼓)、罗娘寿(大钹)、罗志坚(大锣•十三岁)。
舞       美:罗德春
化       妆:罗始兴、罗德春
幻       灯:陈显明(五华籍朋友)
工作人员:罗传交、罗知哲、罗善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小古怪 + 2 这个话题我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5-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发表于 2013-5-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传承汉乐文化!
发表于 2013-5-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帖,顶上去!{:9_644:}
有三处要修改:
1.一九八0年三月五日(中秋节期间)。应该是九月十月吧。
2.黄桂珠为梅县地区戏剧学校副校长,当时校长为张仲池。
3.黄琼应改为黄群。
请原谅我直言!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谢谢直言,是元宵节,弄错了就改
发表于 2013-5-7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huanzhige 发表于 2013-5-7 19:14
谢谢直言,是元宵节,弄错了就改

你是“国宝大师”罗主席?!欢迎!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谢谢,过奖了,就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和业余作者
发表于 2013-5-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补充:当时共评出五位优秀乐手,我也是其中之一。

                       湖寮队:    2人     吴胜康、蓝其凯。

                       枫朗队:    1人     罗曾良。

                       高陂队:    1人     刘佳德

                       大麻队:    1人     ( 名字忘了,请大麻知情乐友补充  )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广东汉剧是戏曲传统艺术,已流传了几百年,曾有过辉煌的年代。它的唱、做、唸、打等基本功,有着非常独到、细腻的艺术元素,可谓是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享有一席之地的瑰宝。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文化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对艺术的爱好,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了很大的变化。快节奏、好新奇是现代青年人的特征,对艺术的观点也是一样,喜欢追逐新潮、时尚的东西,这没错。汉剧因为它的语言、它的节奏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年轻人不喜欢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代接一代,没有过去艺术的创造,也就没有今天艺术的辉煌。不喜欢汉剧没关系,但不要忘了它曾经的辉煌,记住它是世界文化遗产,记住祖辈为之付出的满腔心血。
发表于 2013-5-9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huanzhige 发表于 2013-5-8 11:11
广东汉剧是戏曲传统艺术,已流传了几百年,曾有过辉煌的年代。它的唱、做、唸、打等基本功,有着非常 ...

大师就是大师,句句在理,顶一个!
发表于 2013-5-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埙缘人 发表于 2013-5-6 22:00
好帖,顶上去!
有三处要修改:
1.一九八0年三月五日(中秋节期间)。应该是九月十月吧。

是三月五日,记得是春节后,老同志还穿棉袄。你好厉害!汉剧院的大师你都认识,当时记得茶阳演出队的剧目是《花灯案》,枫朗队是什么节目呢?刚才那位大师的记性很好。佩服!
发表于 2013-5-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huanzhige 发表于 2013-5-8 11:11
广东汉剧是戏曲传统艺术,已流传了几百年,曾有过辉煌的年代。它的唱、做、唸、打等基本功,有着非常 ...

大师你现在还唱汉剧吗?是浴室歌星还是舞台歌星?我们那个年代…。
发表于 2013-5-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中山路原著居民 发表于 2013-5-9 09:37
大师你现在还唱汉剧吗?是浴室歌星还是舞台歌星?我们那个年代…。

他是全国著名作曲家,大埔县县歌作者。
发表于 2013-5-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中山路原著居民 发表于 2013-5-9 09:12
是三月五日,记得是春节后,老同志还穿棉袄。你好厉害!汉剧院的大师你都认识,当时记得茶阳演出队的剧目 ...

你是茶阳业余汉剧团演员么?
黄桂珠曾是我的副校长,黄群老师的丈夫罗兴荣曾是我的专业老师,夫妻俩都曾指点过我。
发表于 2013-5-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埙缘人 发表于 2013-5-9 13:13
他是全国著名作曲家,大埔县县歌作者。

哦!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我也是戏剧〔曲〕业余爱好者,但我属于‘浴室类’的,不像你是科班出身的!黄群姨现在还健在吗?记得她的气质很好、高雅!
发表于 2013-5-9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悠悠岁月往事情,
写得确实好感人。
句句说得也实在,
字里行间有真情。
发表于 2013-5-1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张俊 发表于 2013-5-9 14:48
悠悠岁月往事情,
写得确实好感人。
句句说得也实在,

岁月确实不饶人,
三十年事记犹新;
今天相逢遇知已,
他日共叙汉乐情。
发表于 2013-5-1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中山路原著居民 发表于 2013-5-10 09:40
岁月确实不饶人,
三十年事记犹新;
今天相逢遇知已,

他日共叙汉乐情,
说来也是好喜人。
可惜汉乐门外汉,
但也可叙家乡情。
发表于 2013-5-10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张俊 发表于 2013-5-10 09:48
他日共叙汉乐情,
说来也是好喜人。
可惜汉乐门外汉,

但可也叙家乡情,
家乡故事最感人;
待到中秋国庆时,
与君把酒对歌吟,
发表于 2013-5-10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中山路原著居民 发表于 2013-5-9 14:05
哦!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我也是戏剧〔曲〕业余爱好者,但我属于‘浴室类’的,不像你是科班出身的!黄群姨 ...

她在深圳居住,她丈夫还住在汉剧院宿舍。黄群老师戏路很广,青衣、花旦、老旦、反串小生都是她拿手好戏。所演角色都很投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3-29 05:31 , Processed in 0.08436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