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7|回复: 0

客家剧种及表演艺术之广东汉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2 10:11 |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梅州日报
广东汉乐是广东省的三大乐种之一。它主要流行在粤东、闽西、赣南以及海外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尤以大埔为盛。2004年,大埔县因为广东汉乐的广泛流传和普及,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在今年10月底举办的中央电视台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广东汉剧院乐团成功进入总决赛,以一曲优美的广东汉乐《翠子登潭》夺得第一名。
  据《大埔县志》记载,明嘉靖年大埔已有中军班音乐、八音和丝弦乐的活动,并有“钟、吕”文字古乐谱的出现。《志》称:“埔之风俗、家诵户弦”或 “比屋弦书”。清代,大埔枫朗人罗淑予、百侯人杨缵烈、湖寮人张振南等进士、举人,均雅善琴、箫;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茶阳秀才饶君谷还手抄乐谱名《消遣集》,收入汉乐乐曲182首。民国时期,汉乐在大埔极为盛行。几乎每个乡村角落都有弦馆,出现近百个“笛馆”(埔人称唢呐为笛),可见其兴盛程度。民国时期兴盛的汉乐活动,造就了一大批成就很高的汉乐艺人,如何育斋、饶托生、钱热储、饶从举、罗九香、饶碧初、李蓝田、李芝田等。他们不但活跃于大埔县,而且把汉乐传至新加坡、马来西亚、上海、广州、汕头等地。其中,何育斋、饶托生等于民国九年春在广州组织“潮梅音乐社”;民国21年,何育斋到上海创办“逸响社”,仅二、三年造就了一批汉乐人才;新加坡客属总会也聘请大埔乐师作该会国乐部的指导。
  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大埔的汉乐活动继续蓬勃开展。1989年11月,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成立,编辑出版了《广东汉乐三百首》和《广东汉乐新三百首》;“汉研会”出版了学术性刊物《汉乐研究》;汉乐艺术对外交流活动开始活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次接待了英、美、菲律宾等国音乐学者来访,多次组团组队到新加坡、香港等国和地区表演。
  按照传统广东汉乐的演奏形式,和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和不同用途形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和弦索;二是清乐,又称儒乐;三是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四是中军班音乐,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五是庙堂音乐,它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
  广东汉乐的演奏技巧具多样性,有一人独奏,二、三人同奏,但更多为合奏的形式,因此它的演奏技巧很丰富;曲调具文学兼容性,乐音的高低抑扬,长短缓急,结构的起承转合,呼应跌宕,包含着很深的文学内涵。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既传承了我国中原地区的宫延音乐、民间音乐的精华,又吸收兼容了客家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同时还吸纳了潮乐(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形成了独特、完整的音乐体系。
  (供稿:梅州市群艺馆 整理:墨存)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3-29 15:37 , Processed in 0.07871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