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87|回复: 38

母 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0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母  校
7 D) F) }' m: }/ |; j7 N+ w蓝裕攀
5 o3 D+ d" u5 k7 U4 w; y    我出生于一九八〇年,七岁上小学,共在五所学校学习过,其中小学二所、中学一所、大学二所。我毕业后第一个工作也是在学校。所以说学校是和自己的生命相关甚切的地方,在那里我开始实践伦理,不断积累知识,涵养正气,树立终身的志向。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可能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回顾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回到自己的母校,回到自己生命最纯真的年代,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母校是自己的心灵故乡。这篇文章是我的学习时光的回忆。% d" v6 a5 }- N- H8 n6 C
2 o' a: b2 o/ |4 e
大安小学# {4 s, R( O- `+ p& [$ W
    这所学校是我人生的起点。学校在我出生的村子——广东省大埔县湖寮镇大安村上完角。这是一所不完全的小学,只办到二年级。全校只有一个老师,最多的时候有两个老师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人生第一个老师是叫何老师,忘记他的名字了。村里人叫他何老师。他的背有点驼,脖子后面有个肉疙瘩。我对他没有什么印象,因为他似乎只教了一个学期或者几个星期,后来就退休了或者调走了。
* ]! M" p( R+ Z" k; G2 v    新调来的老师叫罗振恩,我们都叫他振恩老师。他是很老资格的民办教师了,县城河头村人,出身于教育世家(他的儿女现在也都是教师),似乎教了我那一届学生后再教了四年或者五年就退休了。他喜欢穿一身绿色的军装,上衣四个口袋,给人的印象很严谨。但是他是很和蔼的人。声音很洪亮,中气很足,讲起课来,我的爸爸说在隔一条溪水的稻田里劳作的人都能听到。他不会骑自行车,所以一个人住在学校里。
' {6 z' k2 F& x8 k* @9 N; O    学校很小,一共3个班。学校是个完全对称的四合院式建筑。大门进去为天井,中间隔一道木质的影壁。学前班和一年级在正厅上课,二年级在右边的廊厅。左边的廊厅是老师的厨房。正厅左边的房间是老师的办公室兼卧室。正厅右边的房间是一个卫生间。所谓卫生间,就是里面放了两个还是三个水缸,同学们往缸里尿就是了。一进那个房间,眼睛就觉得凉凉的,因为尿液发酵后挥发出的氨气会刺激眼睛。在我的印象中,似乎不觉得臭。尿满了,就有乡亲来挑去做肥料。为什么我对这个卫生间印象很深呢?因为以前和同学疯玩,都是在这个卫生间里,大家靠着墙壁进行一种叫“挤挤”游戏,看谁力气大,力气小的就被挤到队伍外,大家比谁尿得高,也在这里。看官会问,女生在哪里方便呢?我现在也纳闷,仔细回想起来,居然一点印象也没有。因为那时候没有关注。大概是到学校后面的“矢缸”吧。学校后面是山,学校右侧是一个大屋,里面住的最老的人是叫“煌兆婆”(她老人家去年才去世,将近百岁。她的丈夫是煌兆公,是我爷爷生前最好的朋友。他丈夫和我爷爷均于解放后不久逝世。)我们在学校玩腻了,就在大屋里钻来钻去玩捉迷藏,煌兆婆很和蔼,随便我们在她家里乱钻都不恼。甚至于玩到屋子后面茂密的风水林。现在那只大屋都空了,全部人家都在外地做房子或者到深圳等地发展。; X6 l5 W7 z, L5 U
    学校的天井,是同学们玩跳格子游戏的乐园。学校门口的操场,其实也就大约300平方米,是大家玩跳绳游戏的乐园。我其实不擅长玩乐,但我记得小时候跳高还是很强的,两个同学把绳子绊到肩膀位置,我还是可以一跃而过而且不触动绳子,博得大家喝彩。后来那所学校被推翻了由华侨捐资重建,学校变新了,但是小孩越来越少,最后终于停办,合并到山子下小学了,于是那所学校就成了村里的办公楼,直到现在。
( [/ O% `7 w/ G4 u' b    振恩老师那时候一个人教《语文》,也教《数学》,也教《思想品德》,也教《美术》。似乎没有体育课。那时候还有放农忙假。我记得那时候的语文书封面有个燕子掠过有垂柳的湖面,算术书的封面是一个托着头思考的小朋友,还有一个类似于火箭上天的图案,表示那是科学。我现在还记得振恩老师教我们识字的情景。他教的第一个字是“一”。他还握着我的手教我写我的名字,因为我的名字挺复杂的。他握着我的手写出来的字很好看,因为那是很有行书韵味的正楷。脱开他的大手,我自己描的我的名字就立刻显出生硬而且难看来。可惜我从那时候起就不注意练字,所以字迹一般不轻易示人,以自藏其拙。老师的手的温暖,二十几年过去了,似乎还有余温。我想应该一辈子都不会忘怀的!振恩老师非常关心我,他后来退休后回到他的老家,有时候在街上遇到我爸爸,也会问我的情况。他和家长说话都是面带爽朗的笑容,无论家长是从事何种职业都一样,对待我们学生也是很和蔼。当然,如果学生违反纪律,比如欺负同学太过分的,或者坚持不做作业的,他要亲自实施体罚,那就是用很厚实的教尺打手掌,啪啪有声,说打多少下就是多少下,绝对有震慑力。还好,我似乎从来没有被打。8 a, L% p3 R7 _( ^. J& n2 ?
    我一年级是留级。我记得一年级期末考试题目是默写《曹冲称象》的片段。我考得不好,所以留级了,我觉得很耻辱,后来就发奋了。也许背后的原因是我爸觉得我一个人这么小到几里地外的县城读三年级不放心,所以和老师商量的结果。似乎是在二年级,我因为发奋而对学习有了超乎寻常的兴趣,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从那时候开始,我的成绩在同学间是比较好的。那时候振恩老师给我讲了一个道理,叫做“骄傲使人落后”,我那时候就理解就很深刻,所以从来不敢骄傲。
2 J9 d) J2 j& W7 h  G4 l    那时候,我的同学,我还能回忆姓名的有:蓝裕全(堂哥),蓝建国,蓝福旺,蓝静如,詹彩玉,罗桂华.......很多同学的小孩,现在都很大了吧!我一边写他们的名字,一边回忆他们的家在哪里。因为我们放学是要排队回家的,有队长负责监督,如果放学途中不回家而是去玩,第二天队长向老师报告,振恩老师要施以体罚——教鞭侍候。我现在也不记得谁做队长了,反正不是我。我也从来没有违反纪律,所以老师对我印象很好。* K# V8 O; f) K. p' ~% U
7 I6 H" C4 R% c4 g, e) _
山子下小学5 c. S* A* M+ U* \; o, G9 [
    山子下小学在山子下村,已经属于县城郊区了,是属于完全小学,还是村办小学,但她的教学质量在我们就读那几届可能和中心小学有的一比,但后来听说每况愈下。学校又名“思永小学”,因为新的教学楼可能是一个叫做“思永”的华侨建的,或者华侨用来纪念一个叫做“思永”的人,应该有很久远的历史,因为我爸爸也曾经在那里读过书。校舍的一部分,曾经50年代大饥荒的时候作为治疗水肿病的医院。这些历史,我很感兴趣。我在后来读小说的时候,凡是深宅大院的场景,我都会以那所学校的老校舍作为想象的依据,因为它有阴森森的大门,阴森森的走廊,阴森森的木板楼梯。- j) @% {0 R, v( u2 r  j
    我们从大安村来的学生,是要自己带着饭盒去上学。我记得那时候读书,每天要起得很早,印象中如果是冬天,起床的时候天还是完全黑的。等天开始发亮的时候,我就背着书包提着保温饭盒去上学。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赶到学校。大约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于是就开始骑着爸爸那辆很旧但是很结实的凤凰单车去上学。在此以前都是步行。当然,如果运气好,我会遇到大几岁的师兄或者堂兄,他们顺风车可以捎带我回家。现在这些兄长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发展了,很多都驾着名车了,但是我们在QQ上偶尔可以碰到一起在线,觉得非常亲,因为我们是同路人。
4 |# ]0 I. O* @4 u' O( h5 o6 u    学校的门口是一个很大的老屋,很典型的客家五凤楼,是以前大地主的遗产。再前面,就是一望无垠的稻田。稻田之间也有几分米宽的田间小路,这小路是我们上学的捷径。我在这片稻田中提着饭盒步行,或者鱼贯而行骑车——真的难以想象这么小的路也可以骑车,看来我们都有杂技天赋。三月的时候,满眼都是绿色。十月的时候,满眼都是金黄。但是,现在这片稻田,已经规划成参差不齐的城市了!; b( Z% L) E% q' g- X
    整个小学,我是比较另类的,因为我从那时候起就性格内敛,凡事好思考。同学之间发生很多很多恩怨故事,我都保持距离,只是以苦读为根本。那时候,上到校长,下到校工都是认识和喜欢我的,因为我的成绩好可以。特别是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得了一个外号,是罗启荣校长封的,叫做“考不倒”,因为和我成绩不相上下的几个同学在一次很难的数学考试中都被启荣老师考倒了,我还是96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深切地懂得一个道理,要付出努力才有成功的果实。我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也是花了很多笨功夫的,宵衣旰食,夙兴夜寐,回忆起来也令人感慨。
% ^  j( r. ]* Z. M) [1 d" G    记得有一段时间,学校课间不做广播体操,改做一种简单的气功——香功。传说香功做到家,是能嗅到芳香。有一天,我在音乐声中和全校师生一起做功,突然觉得满鼻花香,暗自诧异,于是睁开眼睛环顾,原来学校附近村民们种植的柚子树花开了,春风吹来,于是花香四溢。我觉得很好笑,所以现在还记得。
2 D( I; H" b; [0 Z4 S& z5 j# W: w    山子下小学最明显的标志是校门口有四株几个人合抱的桉树。树根遒劲,如龙蛇盘缠;树干参天,上有鸟雀之窝,很多同学恨不得爬上去看个究竟,但就是没有办法爬上去。在树底下,依旧留下了我们疯玩的身影,跳高跳远,打架嬉闹。但现在老树也被砍了,只留下记忆。
7 M* M+ ~1 L% N! Z% X' U2 R7 N5 k' P    那时候的老师,我记得有永楼老师、童妙兰老师、胡日春老师,还有很多老师,我记得他们的容貌和声音,但是现在怎么也回想不起他们的名字。罗启荣老师是校长,在他之前的校长,是个驼背的瘦弱老人,眼睛如鹰隼一般犀利,他的名气也很大,很多人都敬畏他。罗启荣校长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师,他讲数学,我听得如同享受醴泉,因为他可以把复杂的公式讲得深入浅出,而且擅长活跃课堂气氛。他很得爱戴,所以农忙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主动去帮他把责任田里的稻谷收割好,一天就完工,如果没有同学帮忙要好几天才能收割毕。他们那时候都还壮年,不知道他们现在可还好。有机会我很想回去看望他们,我想他们一定还能记起我来。: }  Z$ k! g+ j' w$ V. e2 k8 x
    在山子下小学,我读了第一本古典小说《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前面有黑白版画的插图。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学之美。读完上册、中册、下册,似乎一共用了一个多月,在那个月里,我觉得自己成了孙悟空了。精彩的故事之外,原著里面有很多诗词,当时我也读不懂,但是还是喜欢读。接着这本书,我似懂非懂地理解了很多佛教的概念。我那时候就觉得《西游记》是寄托很深的书,不是很简单的故事书。在有次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罗署欧先生让我把我读西游记的感受讲出来,我就讲了。他很喜欢,给我很大鼓励。我至今记得他当时笑眯眯听我说话的样子。现在罗先生已经驾鹤西游了,想起来我就觉得无限凄然!) l7 I; a1 V  N* x$ H3 w. ~9 p4 X
    那时候的同学就多了,比如黄志业、罗超贤.......,都是很要好的同学。黄志业说,有机会要把大家重新召集在一起坐在教室里,我也很想。但是,如果这个梦想真的实现了,我想我会哭的,不知道为什么。' ^  k5 \1 ~6 {- K. u' E0 f  R6 {
    小学毕业后,要举行升中考。这样的考试在后来就取消了,实行就近上中学的原则。但在那时候,是我人生进行的第一场严肃的考试。我以还可以的成绩考进了当地最好的中学——虎山中学。每当我想起这个事情,我觉得很自豪,同时也很感慨。因为为了这个目的,我失去了很多和同学们一样单纯而美好的少年时光。我在老师的眼中是个好孩子,但是在同学的眼中,他们很难理解我,我觉得。
% p2 M& E9 l$ t( p' T$ X( g0 W7 {% l8 W; M
虎山中学; A0 `9 S( }% `1 F( L
    虎山中学是粤东地区曾经最有名的中学之一。他的创办者是罗卓英将军,而其办学渊源则可上溯到晚清民初,有上百年的历史,这在国内都是很罕见的。在罗卓英将军手中,她是完全依照上海公学体例来办的。可以说,虎中的校史就是半部地方志。那时候,虎中初中办4个班,学生来自全县各小学的尖子。全县很多小学,能有一个学生考进虎中,就是顶光荣的事情,乡亲都会传诵的。山子下小学那一届连我在内,一共有4个同学考进了虎中,所以群众认为启荣老师还是很厉害的。
( p, D; [6 G$ C- N$ i   我在人才济济的虎中,还算适应比较快,迅速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养成了一种比较旷远的气度,学习也很自觉地用功,而且不会被一两次挫折所打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心理素质比较好。这点让我的父母很放心,于是他们就不再为我的成绩操心了。但比起我在小学时候的成绩排名不出前三的“战果”,我在中学时候就显得逊色了,我一般是在第十名左右,偶尔靠前。后来我总结了,成绩到第十名左右是最好的,属于靠前,但是没有很强的竞争压力,而且又很大的回旋余地。做第一、第二名,永远是人们超越的对象,所以压力大,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因为我也做过第一名的尖子,不是因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酸。
$ i0 d; |  k* X2 w; f    在虎中,有全县最好的师资,更有一个其他学校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有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叫做“蓝经耀图书馆”,是我的一位本家乡贤捐资建造的。这个图书馆藏书颇富,学生可以每次借2本书。我记得那时候上午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之间,有比较长的休息时间,我就跑到图书馆借书。藏书室外面是一个木柜子,摆着一排排小抽屉,每个小抽屉里面都是慢慢的图书目录卡。文学的是I类,历史的是K类,科学的是O\U之类。要借什么书就在借书证上写上书名和索书号,隔着铁栏杆递给里面的阿姨。她们就在书架上帮我找,如果找不到——被人借走了——她就高声叫我再找过别的书。我后来总结出经验,那就是借偏僻的书,就是大家看书名就望而生畏的书,一般都有,比如《反杜林论》。上了高中以后,我在县图书馆办了7本借书证,常常一次借六七本书。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县里的图书馆,那些管理员都在很多读者中特别认识了我,因为我借的书比较少人看,甚至是人家从来不看的。我在那时候用了很多时间来读课外书。
* C1 g1 f" v& u) `+ ]    读课外书多,有段时间父母很反对,认为会影响成绩。因为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都是很少看课外书的,我于是和父母闹了意见,并且很不屑和那些成绩好的人相提并论。在我那时候的心里,是很骄傲的,我觉得我的精神气脉是和司马迁相交通的。9 f  k) H% t7 g9 c$ `4 v, P
    虎中是有历史底蕴的学校,文章开头我也说了。历史底蕴体现在校园的沉静肃穆上,钟楼上那铜锈斑斑的巨钟,门楼那高高的罗马柱,门口那数人才能合抱的木棉树,都让人怀想立校者的功勋。学校的奠基碑还镶嵌在大门的右侧,上面填金的隶体字,我不知有多少遍用手指去摹写“中华民国廿七年”。一直到现在,有的时候我还会梦见自己又回到了虎中,走进那肃穆的校门,经过巨大的整容镜,右手边第二个教室是我读初一时候的教室,转弯是楼梯,楼梯间是男生的卫生间。上楼是我读高一时候的教室。我在我的梦里不知多少次在虎中徜徉。
# j+ V2 A8 G8 h! y2 K2 a) E    虎中也是出了很多人才的学校。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能找到虎中的校友。在深圳和广州,我拿着校友通讯录,就可以找到很多师兄,他们或者身居要职,或者经商成巨贾,或者著作等身。彼此说是虎中校友,就能打破所有界限,在精神上可以相通。我想,办学能到这样,当初建校者可以告慰九泉了。但观近来来虎中的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学生眼界日狭窄,我也为此感到非常痛心!! h5 R% R& o% t! m0 j* {
    我初中毕业后,又经过一次很严肃的考试,还是考到了虎中。如果成绩更加好,是可以到梅县的东山中学读。如果成绩比较差,就要分流到乡镇的高中读了。东中是梅州最好的高中,虎中是大埔县最好的高中。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我觉得虎中才是最好的,因为虎中是罗卓英将军创办的,我觉得和将军在这种隔代的授受关系上,血脉相连。
4 H% V$ z8 n" p) d* b        我在虎中的同学,对每个人都有很深而且很真切的感情。蒋健文、何敏、罗小敏、黄文艳、陈淑琴、何学道,还有很多很多同学,想起他们就觉得特别的亲切。他们现在都分布在附近几个城市,他们的电话号码我在手机里面都有,有的人在QQ上也可以经常遇到,但是同在一个教室听同一个老师讲课,那样的生活是永远不会再有了。
' E- d: ?1 d7 t  \9 t8 Y- P4 p- J" L8 L( z        虎中的名老师很多,邬亮明老师是代表。他是国家特级教师,教数学。我们那一届是邬老师的关门弟子了,他身形墩实,声音异常洪亮,仿佛狮子。讲到尽兴处,会抛下粉笔,超我们大吼:“是不是这样啊!是不是这样啊!”哈哈大笑。  G% |- K3 `: w& z8 x
        英语老师是个比较沉默的老师,每次上课前他都很认真备课,扛了一块小黑板来挂在大黑板前,上面满是填空题。这些题目都是精选中的精选,如果能贯通的话,得高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惜我不能领会,所以英语一直拖后腿。
5 I8 O2 [( D* Z$ T/ l    高一以后,我就住校,做内宿生。但是我晚饭是在家里吃,吃完饭再骑着自行车返回学校做晚自习。有的时候,吃晚饭回到教室,窗子外面还有很好看的火烧云,映得满教室都通红通红。教室里面没有别的人,电风扇在呼呼地转,到处课桌上都是随风而翻的书。我心里想,学校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呢?我以后将变得怎么呢?这个想法,仿佛就在昨天,但我现在已经离当时已经整整13年了。我有什么变化吗?我觉得其实变得不多,但是又变了很多。6 ^) s+ x* \- d
   到了高二以后,就觉得日子比较难过,高考的压力从学校传给老师,从老师传给我们,或者同学之间彼此也有压力,因为大家都在竞争。我真切地觉得,竞争是很没有意思的,虽然我的竞争能力并不弱。中学阶段应试的竞争,扼杀了大部分同学心灵发育的空间,立刻变得非常功利。从分分计较中胜利的学生选拔人才到大学,作为国家干部的储备,是当时教育的基本任务,这到现在都没有基本改变。但除了考试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进行选拔。我那时候并不是一昧埋头于题海,也没有一昧怨天尤人,在紧张备考的同时,也确实没有放下我自己心爱的《史记》。我觉得我在全部学习阶段都是抬着头来学习的,这和埋着头用功的同学相比,力度不够,但自信大方向看得比较准确吧。5 k9 h. ?6 m9 M, g& R: w
        同学间有彼此暗恋的,老师也要干涉,班会课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但是那时候大家都不以为然,我也不例外,同时我也离这些烦恼的世界很远很远,因为我的心早飞了。虎中后面就是五虎山公园,有时候下课后去山上跑步,等高望远,我当时心中发誓:飞出大山,做大事情! / G) u1 f% B+ G8 \5 i: \; S* \
        我可以说是少年老成的人,以至于同学给我起了外号,叫我“攀叔”,意思是我苍老得像个阿叔。可那一年,我才十八岁,脸上很多青春痘。
! z* ?# a  H# Z* Q2 P& k$ J        1999年7月7日、8日、9日,我参加了高考。对于高考,我现在已经选择性地完全忘记了。我只记得我考的科目是比一般同学多一科,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当时是实行3+X,我的X等于2科。当我考完最后一科的时候,我记得下就下大雨了,那一年的夏天似乎干旱了很久。我冒雨回到家。后来我就病了,连续病了2个多月。我考上了二本: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w3 U7 E+ n. e) {. t# R
        / v' u- e7 |0 ^/ h" p6 ]# U
        & j" q9 Q  t& n3 V0 h2 D2 a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K. P4 S7 g" v
    我是从人民医院里拔了输液的针头,然后拖着爸爸准备好的行李箱出发的。爸爸送我的时候,他哭了。我却没有哭。我觉得心一下子大了,当我在火车上的时候,我胃口奇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站站台上买了两份饭盒,吃下去身体就感到完全恢复了——只是人很瘦。我在整个大学阶段都比较瘦,是那种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
! ?2 e2 m- J, ^; k: R    火车从梅县,夜里经过井冈山,望车窗外一片黑茫茫。我想起了毛主席和他的队伍。经过吉安,我想起了欧阳修。经过九江,我想起了宋江,因为故事中的宋江曾经发配到江州,就是九江。我后来深切地总结,要读大学还是要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去读,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胸襟,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完全不同于你的乡土的文化来冲击你的思维定势。' p/ ~3 D  t9 ]1 ?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座落于武汉马鞍山下,是建设部直属的大学。它的前身是院系调整的时候很多大学的建筑系、工民建等专业合并起来的,富有武汉的楚文化特色。踏进校门,我就被这所校园里很多背跨画板的身影的所吸引。因为是建筑类的大学,所以艺术色彩很浓厚。草坪上、山坡上,一路都有很多人写生。但是,我读的是法学专业,据说学校在建筑法等方面有擅长的专家。后来我遇到的恩师王鉴非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 G& q- T* u. @: @- n
    我当时就抱定了一个想法,学习什么专业,无非是找给求职业的敲门砖,大学最重要的是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结识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现在回顾我入校时候的誓言,是基本实现了。所以觉得这几年的时间没有白度。% L) z& b* b% V) m# Y
    大一的时候,我们的宿舍在东区1栋104,8个人住一间房。我觉得很多人住一起,实在是不习惯。因为我习惯晚上看书学习,无法使用用电管制。所以,不久以后我就在前村租到一个单间,自己一个人住。但是我在宿舍还保留一套形式上的寝具,应付检查。当时的舍友,上铺是陈俊毅,我在下铺。其他人分别是刘淇、陈雷、张渝淞等,张渝淞同学是班长,广西人。其他同学大部分是湖北人。对门寝室住的有福建莆田人余大恩等,隔壁住的是6班的曾剑靖等。我是7班的,班号全称是法9907班,共有30多人吧。女生寝室在2栋。后来我们建立了一个校友录,叫做永远的法9907,很有哀悼的味道了,事实上大家很活跃,经常在上面发布有某某同学结婚了,某某同学生小孩了。这是后话,但刚入学的时候,全部同学都是很青涩的。& g) |" D3 Z1 t3 u) c1 Z
    我们上课的地方主要在阶梯教室、主教学楼、水工馆、阶二教室。阶梯教室其实是相当于学校的礼堂,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上课,所以上大课(几个班同学一起上)在那里。主教学楼是从校门近来迎面耸立的大楼,如英语等小课在里面上。水工馆,就是给排水工程的专业教室,我在里面上了宪法课。阶二教室在马鞍山的山窝里,很是幽静,像刑法等课,是在那里上的。这所大学不是很出名,但是学风端正。' p' a9 q" p5 n3 K+ F7 z: w& U1 Z
    我记得在大一下学期,听说有个外系师姐在快要答辩的时候,不幸罹患了白血病,学校发动大家为她捐款,希望能挽救她。她在病榻上坚持进行最后答辩。不久以后就去世了,非常令人痛惜,但可以看到这所大学是有好学风的。后来我毕业了,在从事建筑、规划等领域,也遇到不少师兄师姐,他们活跃在各大城市,为国家做出贡献。8 P* W  c) b- a7 g& @
刚到武汉,感受到的是这所城市无所不在的热情以至于炎热、酷热。别的地方夏天热,到了傍晚以后就会慢慢转凉。而武汉之热,入夜更甚。热气从墙壁里逼出来,天地如烘炉,人间似蒸笼,热得没有地方躲避。但是,到中秋节以后,秋风一扫,天气就迅速转凉转冷。到了入冬,天气经常几个星期都是阴沉沉冷冰冰,天上下的非雨非雪,是冰渣子。北风劲刮,就要下雪了。一次在阶二教室听腾锐老师讲刑法课,看到窗子外面飘飘扬扬很多白点,下雪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下雪。后来我也看到过武汉下大雪,大团大团的雪从天上掉下来,地上积了老厚。第二天放晴了,去踏雪。到处屋檐都水声潺潺,化雪使气温尤其低下,感到太阳都单纯了,只有光辉没有温暖。' e2 ^1 b& C! p
    我在大一,熟悉了大学的基本生活规律和同学的基本情况,又很快沉浸到图书馆里去了。因为大学的图书馆是开放到晚上10点钟的,所以我一般情况下,晚饭后就到图书馆阅览室学习,直到闭馆了就回宿舍,和同学闲聊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才回到我住的地方,继续看书,或者上网。我在大二的时候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
' A& Q3 U+ f3 i4 G0 v- @  O    在城建的日子里,我读的书,主要是毛泽东的著作,他的选集、文集、书信集、军事文选、诗词手迹,以至于红卫兵编辑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等非正式出版的谈话录,都仔细拜读了。读了以后,对我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就是艺术类的书籍。由于城建是所偏重于建筑规划等专业的学院,对学生的艺术素要要求比较高,所以图书馆有个艺术阅览室,内有8000多种关于艺术哲学、历代名家画作等等比较稀见的书籍,我也读了很多看了很多。其实整个大学生活,我都是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寻找这样一种趣味,那就是通过仔细体贴,理解古人在极微的字里行间隐藏的意思,从而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识和见。
1 m# ~: H% ?! F9 H* h2 W    读书之余,我还喜欢骑自行车到学校周边去看。学校周边,就是东湖。绕湖一周共30多公里,我曾经在一天内跑完,并且还写了几首诗。诗现在不见了,但是那湖光潋滟垂柳依依的景色,也经常影入我的梦中。沿湖有很多大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武汉大学。
& c1 u6 Y  Z1 D% d9 \. \4 W/ m& [- k$ g    整个大学本科,开的课程可能有50门左右吧,所以老师也很多。有的老师给我印象很深,有的则不仅名字记不住而且连样貌也想不起了。讲大学语文的徐顽强老师,我印象很深,这是因为有一次大课,我自己提出要在课堂上讲讲我对中国文学史的看法,他居然给我整整两节课的时间来讲,我讲完了他还给予点评。我现在也想不起当时我讲的内容了,大意是说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都是因为有“一气贯之”,但这也是古人的常谈,只不过今人陌生了,所以大家很惊奇我能这么说。自那次课以后,我几乎成了年级里面的名人了,很多女同学也就认识了我,虽然她们不经常能够遇到我。还有就是讲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肖教授,我很喜欢听他的课——他讲课能够抓住要点,结合自己的体会,也能结合时代的脉搏。我现在还记得在上课的时候,他很认真地分析了德治和法治的利弊,彼时的总书记提出了新主张曰以德治国。讲演讲与口才的蒋教授,也是很有意思的人,他上课就是示范如何演讲,他有力能穿缟的嗓音,不用扩音器可以把声音传到大会堂的最后一排而不失真。有的老师为什么我没有印象呢?大概是我逃课了。给我们讲课的老师,有的是从实务界请来的,没有演讲与口才的技能,加上课程沉闷,所以很多人逃课。反正最后的考试能过关就行了——去图书馆的去图书馆,逛汉正街的逛汉正街,于是课堂上没有几个同学听课。听课的也是由寝室派出的听课代表,留意一下老师说的考试重点,回去给大家传达下。记得有个老师,也是超有个性,一次课应到80人,实到3人,其中一个是我。我们都坐在最后排,几乎要遥望才能看到老师。她也毫不在乎——一般情况,她要生气,要点名,打电话给辅导员。要站在黑板的一角下,咕咕唧唧地讲了一个上午,几乎是给回忆式的呓语,有时候表情严肃,有的时候眉飞色舞。她讲了什么呢?讲《刑事侦查学》,讲她如何破案的,因为她以前干过仵作。有的老师,比如宋俊老师,常给我们讲她学生时代的轶事,揭露司法腐败的黑幕。汤俊芳老师常给我们讲股票和她炒股的心得。这么多年后,她讲的正课都忘记了,杂碎还记得。
. C6 p/ H- m9 u& i    那时候的大学校园,一般同学中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及如何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这两个事情,可能要消耗同学们大半以上的精力。我的英语在中学基础就很不好,所以大学英语就更加吃力,但我通过几个月专攻,居然就通过了——记得分数是刚刚好通过。后来我也想过,如果我中学能把英语学好,就可以上一本了。但是,过去的生活没有如果了。如果我上了一本,我也不能来到可爱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不能认识我亲爱的同学们,也是大可惜。我是这样想的。自从英语过关以后,我就觉得无忧无虑了。至于找工作,我在大学本科期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所以从整体上说,我的大学生活还是很轻松惬意的。这点,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努力挣钱,所以保证我在校园不用为用费担忧。在这里也说下,贫困大学生确实是很辛苦的,如果不是有数倍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很难脱颖而出,即使他们日后能够成功于世,也将给他们的一生留下很大的阴影,从而影响本应纯净之人生观与价值观。国家对于资助贫困大学生责无旁贷。) k9 ^4 c' i! P7 @8 A
    城建期间,我本系的同学有200多人,来自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我的老师有36名,王鉴非教授对我恩渥尤重,他是城建老师务实、低调作风的代表,我是终身不能忘怀的!
0 v* m0 y# B0 p2 C
- P" O! h- C4 T5 X& a$ |. N
* e6 U9 t' O9 g" Z- F% d, k4 a华中科技大学
1 m+ ]6 U% c* \7 E    大约在2002年,高等教育界突然刮起一股合并风,于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学院就和隔壁的华中理工大学、汉口的同济医科大学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了,还有一所学院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我们所在的校舍,成为了华科的“东校区”,不久以后我们的全体同学就搬到校本部。以二本的成绩,一夜之间成为了一本的学生,这是很侥幸的事情。中国的高校,分成各种等级,一本是国家办的。二本是省或者中央某部办的。其依据不完全在于学术水平之高下,而在于校领导的行政级别。我其实还是很留念城建学院,而且认为合并大学是错误的。如果就合并与否的问题,要展开全体师生的投票的话,大部分人是同意,但我要投反对票。
4 f3 s' c# {( t" f5 d$ {    华科本部是原来的华中理工大学。武汉高校有歌谣曰“学在华工,玩在武大,吃在武水,爱在华师”,是说华工的特色还是比较严肃。她坐落在瑜家山下,东湖之滨,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隔壁。华科校门在合校以后就进行了改造。原来华中理工大学的校门很朴素,门柱顶上是水泥块雕塑的五十年代流行的红旗飘飘的造型。改造后,门庭大广。唯有进门后毛主席的雕塑依然迎面招手,还是老样子。这所大学是共产党自己一手创办的。在合校不久,校长周济先生就升任教育部部长了。
0 N( U1 i9 [- O+ b7 u- F2 N    华科的校园,宛如一个电脑主板。道路纵横,规规整整,和电路板差不多。图书馆就好像主板上面的CPU块,尤其显眼。校园建筑,大部分都是苏联专家帮助下建设的,方正而整齐。在西区青年湖边,有个建校纪念碑,四个柱子托着一个象征太阳的金属圆球。同学戏称,这个雕塑的意思是“四年本科顶个球”,表达对不好找工作的不满。我们的宿舍在眼镜湖前面的一排宿舍里。眼镜湖就是连在一起的两个湖,被中间一条如同眼镜梁的小路隔开,那是我们从教学区到宿舍区的必经通道。湖畔是是一个小小广场,上面有一座无顶的亭子,衍架上雕刻了柏拉图、爱因斯坦、鲁迅等古今中外文化名人。还立了一块大石头,正面的书法“世界名人园”为涂又光先生题写,背面是碑记。涂又光先生是冯友兰先生的学生,我后来听涂先生讲课的时候,涂先生也已经很老了,校方派人把他的讲课都录制下来。湖中有亭,一个叫做“爱晚亭”,一个忘记了,或者可能无名。湖水在隆冬时节可以完全冻结,但是还不能滑冰。校园内多植法国梧桐树,春绿而秋黄,夏繁而冬简。我看到校园里的梧桐树数度叶荣叶败。
% I7 `$ W  N/ x) u/ L1 f6 c        大学的生活,简单的时候就是上课下课,去饭堂打饭,去开水房打开水,在宿舍上网,去附近的城中村里的小饭店聚餐。从大三开始,男生中基本上普及了电脑,宿舍显得非常拥挤和炎热,因为几台电脑同时工作。我在华科读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生活的内容差不多。
9 a7 \3 n' S, W  |6 |         在华科大,选修了姚国华老师的《现代化批判》,这是他自己创立的课,讲的完全是他自己的东西。他讲什么呢?大意是说我们改革开放后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简单的追踪国外的技术,缺少自主创新,其病根在于大学的腐败,大学是个泥潭,是个追逐利益而不是追求真理的名利场,学生也没有活力,所以要进行批判,从国家的层面树立文化立国的方针,而不仅仅是科教立国。大学要重建,就是要把大学办成象牙塔,大学就是要远离世俗世界,从而引导世俗世界。他的演讲很有气势,热情奔放,给人的触动很大。他身材比邓小平同志稍高,但是他有句名言自我解嘲曰:“谁有我的思想水平高?!”我在大笑之余,对他佩服不已。后来我和田享华还一起去他家做客,他亲自做湖南菜给我吃,并送了一套了他的书《文化立国》《大学重建》给我。他是真名士,所以自风流。这是我遇到的唯一一位风流名士型老师。他的影响起初很小,是很寂寞的声音,后来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
' [) ]+ ?, M) V! B( }5 S6 r/ }    华科当时有“大学生人文素质讲座”,就是请全国各地的学者、名人来演讲。这个讲座不是讲几天搞个活动就告一段落了,而是频率很高的常年不断的活动,我在校的时候就已经讲到1000期了。讲的题目什么都有,现象学、黑格尔,以至于请王石来讲他爬山的故事。华科的学生还是比较崇拜王石,所以挤来睹他风采的人极其多。但是如果是在汶川大地震后请他来讲,可能魅力要大减了,因为很多人都说他爬过多少高山但是心灵高不过坟头。这是后话了。似乎没有人讲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问题,起码我是没有听过。) ]5 l5 Z' u$ a# J' l1 Z9 u9 Z
        在研究生阶段,我搬到了沁贤楼4楼住了,那里是研究生宿舍楼。研究生的学习就更加自由了。我在上课之余,就是整天泡在图书馆,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用了整整一年时间遍翻1500多巨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四库全书》的影印本,抄录笔记。那时候对很多问题都感兴趣,但是都不曾深入钻研——我觉得研究生的几年,和本科阶段的区别在于自己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和开车一样,本科是在高速公路上开,顺着走,研究生是在旷野里开越野车,自己找路走。  {7 Q1 |6 m: R/ s4 @
         本科的同学,在一夜“同歌同行”毕业晚会后大部分离校了,我觉得很难过。暑假回来,我们迎来了一批新的同学,其中一位是姚金海。我叫他海哥,因为他比我大17岁。他是湖南人,很是豪爽。我很佩服他,因为他是放下工作考研进来,专心学习的,不是来混个文凭镀金的。他原来就是个大学老师,口才很好,说话不急不慢,什么问题都能总结个一二三,所以我们几个“小子”给他取个外号,叫做“姚三点”。他喜欢把饭打会宿舍吃,一边吃一边演说。他和我们朝夕相处了2年,提前毕业了。后来写了不少关于水权制度的文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了,可以说是学有所成了。他酒量好,有一次,在宿舍几个同学聚餐打火锅,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烈酒,用塑料的一次性大杯子,我和海哥高兴起来,你一杯我一杯干得不亦乐意,我后来大醉。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楚国人特有的旷达——这种风格,在姚国华老师身上也有,他们都是湖南人。所以我文章开头说,读大学要使自己被不同的地域文化冲击,同时交到朋友,我是实现了的。& P$ w9 e4 n* s  ^
        我研究生期间的导师是张晓玲教授,她同时还是武汉仲裁委的主任,民盟的成员,不久以后做了青山区的区领导。可以说她政务非常繁忙,但是她还是抽出不少时间来指导我们的学业,并且有切身的教诲,而不是口耳相传的虚学。我在后来犯了一个错误,本来是我应该永远埋藏心底而秘不示人的惭愧事情,但是我要写出来告诉大家,一方面感谢张老师的教诲,另一方面也牢记这个教训。是这样的,一次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这门课,我夹带作弊,并且被监考老师当场撤卷。这个事情,我不知道别的大学怎么看待的,但是在华科是很严重的错误,搞不好开除都是可能的。处理的过程这里就不详谈,最后我得了处分,但是没有开除。这已经是很轻的发落了。张老师事后百忙之中找我进行了严厉的谈话,我至今觉得惭愧,但是至今受益,教训就是,一定要脚踏实地,不懂就不懂,不要欺骗老师欺骗组织。欺骗别人就是欺骗自己。从此以后,我不能说完全做到诚实无伪,但是在个人修养上努力朝这方面努力。% e1 o- m8 ?" O" _  n5 v  T( ?
        2003年8月16日那天,我遇到了我的女朋友丹妹妹。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谈恋爱这件事情,是很多小说的主题。如果把世界上所有关于爱情的故事集合在一起,那不知道要充满多少座图书馆,但还是不能穷尽其趣味和意义。我也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找到了自己所爱的人,就是丰富完整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升华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活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本很厚很厚的笔记本,我们经常在其中写点什么,或者涂鸦点什么。诗经所谓“携子之手”,就是相爱的人一起走,在此后的日子,我始终觉得是和她一起进步的。在大学期间,我一共写了443封信给她,她也写了同样多封信给我,我决心要写满999封信给她,因为时间还比较长,所以我决定要慢点来写。" P3 t1 x# d( [: c% s; H5 p
    总结我的全部学校生活,大学给我什么呢?我拖着一个装衣服的箱子来,拖着一个装衣服的箱子走,但是在自己心中种下了一颗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种子。我我通过学校的学习,基本上能够融通掌握出世和入世的心态、方法。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自信。

评分

参与人数 6金币 +14 收起 理由
拈花一笑 + 1 非常平实感人,意味深远。。。。
多哥 + 1 平庸而不失华丽字语、意味深长
RoNg + 2 原创内容
夏天の + 2 生活历程
飞翔燕子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写了多久?
+ T. I8 P& B6 K5 C0 |3 H$ ^          记叙详实有血有肉{:9_639:}
发表于 2009-12-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手机版
顶楼主!$ r& \: T4 w7 @. c$ [
* @" Z1 P- w. D2 |; Y1 l2 K) Q9 A
何敏同学是我的初中同学,现在在深圳华为高就。8 W- K* c, p( y' n

: b# f, b- j! d  \3 c( j. T, O9 d
发表于 2009-12-2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高才生就是这样炼成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2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感谢楼主用翔实的文字和我们一起分享校园记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谢谢各位鉴赏!
发表于 2009-12-20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楼主辛苦了。{:9_644:}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12-2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己阅!文字功底深!
发表于 2009-12-2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发表于 2009-12-2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恩  人生历程 回忆起来 酸甜苦辣!
5 M6 K. `2 o+ G现在华中科技也和中南民族合并了吧!
发表于 2009-12-2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的小学三年级也是在思永小学读的,那时也做过“香功”的操,最记得的就是“鲤鱼摆尾”,呵呵
发表于 2009-12-2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00年参加高考,看到楼主的文字,也勾起了些许对学生时代的怀念,时间很快,要奔三了!
发表于 2009-12-2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很长也很深刻。。。三年后我也写一篇回忆录来,哈哈,就自己珍藏。。因为和楼主相形见绌: R5 _- e- m) F; n% W. Q
华中科技大,的确很不错
发表于 2009-12-2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么长 我既然看完了....攀哥是大安人呀...
发表于 2009-12-2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1_651:}好棒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4# RoNg
9 E& d5 P/ F$ D& B. s, L2 ^8 Q1 G) c9 y8 J
是的,我家在大安村,俗称大塘肚。
发表于 2009-12-21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我也想写写,但是没有文彩呀
发表于 2009-12-2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详实,情真意切,有血有肉。{:9_639:}
发表于 2009-12-21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文中开头“振恩老师”也是我小学老师之一,在河头小学之时,3 ^. B7 U1 H+ Y4 u( D
令人遗憾的是他今年去世了,就前不久。3 G5 z2 q, ~; y% h
逝者已矣。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19# skywalker ( @! q5 a: I4 G
真的吗?。。。。。。3 l, l3 t1 e, [1 c
我为什么这几天老是无缘无故回想起他,原来是有原因的啊!振恩老师是个好人,很好很好的老师。我2005年回家的时候曾经去河头村看过他一会。。。。。。不知道怎么说了,心中很难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3-29 18:25 , Processed in 0.09043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