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3|回复: 1

【客学】百年老宗祠传递客家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方日报                                                                                                          [url=]字号减小[/url]                                [url=]字号增大[/url]                           
6 G7 f# E% {6 k$ j; M- k                                                                          
  梅江区三角镇衍生公祠。何森垚 摄
  衍生公祠内景。何森垚 摄
  衍生公祠为木质结构。何森垚 摄
  “一村之中,聚族而居,必有家庙,亦祠也。”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必定有祠堂,祠堂越大,客家人就越多。客家祠堂是客家人居住地最显著的特征。( l' e. @3 f' M! r" x
  作为祭祀祖先的客家祠堂,其功能却远远超出了祭祀。客家人历来重视礼教,因而宗族的婚嫁、丧礼、聚会、议事、娱乐等活动都会在祠堂举行,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同时发挥团结宗族的作用。$ a( x6 R$ `& j! |5 s/ W& g/ q# t
  客家祠堂是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它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权力中心,体现着客家人的宗族力量;还是其文化中心,反映了客家人的情感诉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对族中子弟、宗亲后代的教育激励方面,既彰显了客家人对文化的重视,又处处带有训勉后人的寄望。
& M& X. M$ f8 O6 r- {$ v9 y3 G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2 H2 B, m# ~" T8 v2 c! N0 T
  起源 祠堂为凝聚家族力量而生9 E0 P4 a: R: C
  客家祠堂的建立,可追溯到宋元时期。在古代,祭祀祖先是君王贵族的特权,普通老百姓不能擅自进行祭祀。“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候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不同等级的人,允许立庙的数量又不一样。
% Q6 [- A3 |$ i" G- W  直至宋代,由于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及势力的扩大,加上张载、程颐、朱熹等理学家大力提倡祭祖敬宗收族、重建宗族制度,统治者在祭祖礼制方面也出现了放宽的倾向,祭祖之宗庙——祠堂开始在民间出现。/ M; D! C: h1 c2 k: X: ^
  宗族往往是聚族而居,同姓宗族聚居一地,形成宗族群体,在不断的迁徙繁衍中壮大。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到宋神宗元丰年间,梅州的户数就有12272户。客家的宗族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财力,都处于慢慢地增加当中。客家人修建祠堂的积极性也随之日益高涨。
* `* l: }; _" J  到了明朝,客家人经过几代的传世,形成庞大的家族,客家祠堂的修建之风也逐渐发展壮大。“募集族产、建立宗祠、定期祭祖、承袭封建宗法传统等现象慢慢地出现,于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说。- O. [5 y4 s  R* a1 c, H) f
  除了统治阶级对于祭祖礼制方面的放松,客家宗祠的发展也与客家人的迁徙和居住等有着巨大的关系。
* O9 I5 ^' r, Q7 U- s  因为迫于战乱,客家人举家南迁,虽然背井离乡、一路艰辛,但是祖宗的牌位仍然是随身而带。到了新的定居点,则将其擦洗干净,置放于祠堂之中。“那些显赫人物的祖先,对于客家人来说,不仅是骄傲,更是大家的精神支柱。”梅县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朱迪光介绍。
8 c8 u" J' s7 I# y% F; [7 n! Q  “巨家寒族,莫不有家祠,以祀其先,旷不举者,则人以匪类以摈之。”客家人从中原举族南迁,跋涉千里,来到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如土匪、贪残的官吏,某些持敌视态度的土著等;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客家人所迁居的南方山区与他们祖居的中原地区迥然不同,气候潮湿、虫兽出没、丘陵众多、土地瘦瘠,存在着许多的困难。“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要,使得客家人必须通过强化宗族成员的崇祖观念来凝聚家族的力量,这种精神层面的统一也有利于家族的繁衍与发展。”朱迪光认为。) E; s5 s* Y8 C
  走进客家祠堂,可以看到这里与宗教庙堂的模式不同,并不是所谓迷信活动的场所,而是一个巨大的陈列馆。这里除了供奉大量的客家祖宗牌位之外(大的祠堂里,供奉的祖宗牌位上千位),诗词楹联、石碑木、墙壁画廊,每一处都是一种历史的见证。
6 h- s/ E: @. H1 b% _7 {% E% C  此外,祠堂还具备经济捐助机制。每当宗族需要举办大型的活动、修建祠堂等需要经济支撑的时候,都会召集宗族的人们进行丁捐。即使是远在海外的宗亲,一接到建祠堂的倡议或信函,便会立即汇钱回来。“紧欲萃人心,莫大于敦本族,欲敦本族,莫急于建祠堂。”祠堂的建设,象征着祖先和家族的团结,成了维系宗族团结的巨大纽带。2 h6 U; l0 P0 Z; k2 B
  然而,并不是一个客家宗族便只有一个祠堂。宗族的祠堂数量,视其宗族历史的长短及人丁的多寡而定,大的宗族往往建立数个,十几个甚至更多的祠堂。如李氏祖祠,在梅州城区就有大大小小9个,分布在其他县区的更是不计其数。梁伯聪在《梅县风土二百咏》中也写道:“祠宇繁多赛祭供,一城九李十三钟。”并注云:“城内计钟姓有祠十三所,李姓有祠九所,亦云多矣。”
# d" R6 Q, t% B: Q" Z  呈现 宗族情怀藏于楹联内
& I  R! q2 R; t# i/ h  祠堂又名祖祠、祖厅、公祠。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拜。每一座客家祠堂都有各自的堂号,比较常见的是以祖先的尊称命名、封号命名,或是以姓氏命名的祠堂。
: O; t5 S/ D3 ^( c- A  此外,也有用该姓氏祖先世居地来命名的,即郡望为堂号。如李姓陇西、彭姓淮阳、张姓清河、黄姓江夏等。第三种则是以先祖之道德文章、功业科第及家族史上的重要事件、掌故为堂号,如绍德堂、弘农堂、栖霞堂、四知堂等。根据这些地望去撰写堂联,紧扣姓氏的地望、历史、人物及祖宗功德,集中反映了客家人追本溯源、慎终追远的敬祖意识。0 P8 |- Y( r/ }$ e) Y% r; r, r
  而张贴或镌刻于大门两侧和大厅柱子的对联则叫做楹联,是堂号的阐释、扩展和接续。“这些楹联,不仅是祠堂建筑的一种艺术点缀,还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从事客家研究方面的重要的一手资料。”朱迪光认为,楹联是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客家基本价值理念的精辟阐释,堪称客家人的座右铭。每逢春节、元宵、贺婚、祝寿、迁居等喜庆活动,客家人都有用楹联表达心愿、传达情感的习惯。/ g1 }/ ^: W) ]  P9 |; P
  “只要一看祠堂门前的对联,这家祠堂的姓氏也就基本明了,无需再推敲猜测。”通常来说,祠堂的楹联包括了其宗族之渊源以及其先人南迁的概况,体现出客家人重传统、重宗族、重本源的观念。2 ]) |( s- M5 U# G: f2 q8 z  _3 o
  为何在传统客家祠堂楹联中具有如此之多的崇祖内容呢?
! \$ z+ o. M" H9 v, C/ V" R$ N  南迁而来的客家人,要在新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求宗族内部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因此,强化宗族成员的崇祖观念是为重要前提。如此一来,在宗族成员之间便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宗族内部的大团结。! P0 ~# ~5 Z; v* G/ z
  同时,客家祠堂楹联中还体现“善”的观念与儒家的伦理观。他们提倡为善、兼善,存善心、行善事,把善当作为人处事的出发点。客家人重视道德仁义,勉励族中子弟“讲圣学,体圣言”,欲仁至仁、为友为恭,并把这些作为判断是非的准则、家业兴衰的关键。5 O: R9 @% Z. ]7 u8 \' z6 l
  据介绍,古代的绝大部分客家祠堂还被用作祠塾,承担着宗族学童教育的功能。清末时期曾在嘉应州传教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在其1901年著的《客法词典》自序中对当地祠塾有过详细的描述:“在乡下每一个村落,尽管那里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也不过三五千人,便有一个以上的学校,因为客家人的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们祭祀祖先的所在地,而那个祠堂就是学校。”
9 e3 W8 T! i- c$ `# _/ M0 j) x  客家人素以“衣冠南迁,书香门第”自诩。因此,在客家人看来,崇文重教,读书做官,不仅是秉承中原遗风,更是改变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客家谚语云“有子不读书,不如养条猪”“不读诗书,有目无珠”。据介绍,在民国以前,客家宗族男性子弟一般都要在祠塾接受启蒙教育。民国时期,祠塾改制为小学,但大部分客家乡村仍然利用祠堂来办学校。
. h8 }8 n( t& S1 ~1 d  不仅如此,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客家祠堂都有祠产,拥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叫公堂田。公堂田所得叫公偿,公偿除用于祭祖支出外,相当一部分用来助学奖学。许多客家大宗族还专门设置学田,学田所得用于聘请塾师,资助宗族幼童入学开蒙,并资助宗族才俊求取功名。“旧时,某姓人需要进城办事或者考试,可以到目的地的同姓宗祠居住,相当于现在的‘招待所’。”朱迪光说。
/ \( R9 P  S6 k  正因为客家人始终秉承崇文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故明清以来,大山深处的客家乡村一直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乡”之称。“慎终追远、勤于耕读、诗书起家、忠厚传家”,这一副副客家祠堂楹联、一座座功名旗杆、一块块功德牌匾以及一次次仪式活动,生动地表达并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品质,也表达了子孙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 U6 F* `" v  c+ e; @  蜕变 文化祠堂变身农村俱乐部
* \) s8 d! U  p% ?  T; A  走进西阳镇龙岗村毓真公祠,400年的老屋不见丝毫破败和荒凉。堂内祖宗牌位前香火燃得旺盛,大厅和房间的墙壁已被粉刷一新,之前村民居住的房间被改成文化展览室、棋牌室、图书室、器乐室、电子阅览室等。老宗祠摇身一变,成了农村文化俱乐部。村民们在这里跳舞、唱歌、看书,每天好不热闹。
9 d0 t$ o% z+ Y/ i  这是梅州建设“文化祠堂”的一个缩影。文化祠堂传承了旧时传教的功能,起到文化教育和熏陶的作用。2016年,梅州共有18个宗祠被评为了梅州市“示范文化祠堂”。根据省文明办《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文化祠堂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粤文明办[2015]56号)精神,2015至2016年底为试点建设年,各地级以上市选择文化特色鲜明、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心村、历史文化村落,建成10个以上的“示范文化祠堂”。2017至2020年为推广建设年,各地级以上市要在总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到2020年末,全省建成1500个文化祠堂。2 l' h1 ^8 t" @$ d; F/ W
  据梅州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祠堂要按照“六有”标准进行建设:有姓氏文化,主要展示乡村姓氏的来源和流向,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训、家谱、族谱;有村史村情,主要展示村庄历史沿革、文化遗存、先贤故事、物产特产、重大事件活动等;有乡风民俗,主要展示村规民约、民俗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村民创作的文艺作品等;有乡贤榜,主要展示乡村的古今先贤、名人和道德典范;有核心价值观,主要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和实践活动。有乡村美景,主要展示美丽乡村建设风貌图片、村庄发展美景规划。
. A, {% I& L% @+ ^" r* h$ m; f  “虽然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但逢年过节,凡是宗祠有活动,都有一大群亲朋回来,大家的宗族观念还是很强的。”住在梅江区三角镇湾下村照壁下衍生公祠旁的村民侯忠正介绍。同样的,通过宗族捐款,村民们也对这几百年的衍生公祠进行了修建。公祠内还根据大家的需求,利用各个房间设置了活动室。“我们村还成立了舞蹈队,训练场地就设在了公祠内。”侯忠正说。2 I' c/ i3 x0 J6 E0 @" y* r/ t
  “在丰顺谭江,每年都会在一个大家认可的日子里,举行很隆重的活动,这也是宗族活动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肖文评说。的确,宗祠文化是很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会以新的形式保留下来。9 p9 A: b" @6 H2 B
  “尽管宗祠活动的频繁度不比从前,但是每年至少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日子,如梅城黄氏家庙,每年祭祀拜山日期为重阳节前后。”朱迪光介绍,有些宗祠会在祭祀的当天,对宗族内考上中学或大学的子孙进行奖励,或是对经济困难的学子进行扶助,这也是新时代的一种新表现。9 b5 i1 x& b) k5 B/ l% m& a
  ■对话5 l9 E/ u0 o7 a
  客家宗祠文化如何传承?; ^* ], o' b# R+ \
  本报对话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7 ]  c, v! s/ J% }0 A
  如今,虽然在乡村中宗祠活动仍然活跃,但在新的时期要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境。宗祠文化究竟如何才能焕发活力,与时俱进?南方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7 ]9 x' s/ ?( A3 P+ j/ ^( e
  南方日报:对于当今保留的宗祠文化,应当作何评价?! J* p+ k" R. l7 j
  肖文评:近年来,国家开始逐渐注重家风、家规的教育。在客家地区,从宗祠的现状来看,客家人算是比较注重宗族文化的传承,即忠孝文化的传承,属于保存得比较好的一类,比如说,之前很多的宗祠活动,如祭祖等一直延续下来了。# ]5 Y- s/ C5 E/ X% {2 F; K5 E
  南方日报: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大家去关注?
* T  C& C5 z7 S7 h' d. v  肖文评:问题较大的是,虽然有些宗祠的建筑物保护得较好,但是更多的一些宗祠则已经很破烂了。这些建筑往往是建于明清时期,因为年代比较长,又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即使是在宗祠里最有文化价值的建筑,其保存现状依然不太乐观。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通过政府的引导和帮助,对一些宗祠进行了维修,但不属于文保单位的那些建筑,则还面临着倒塌的问题。
- l, }: s1 [9 R4 h4 V. s6 Y  南方日报:我们该如何传承宗祠文化?- v) J* y$ w$ J" l# D
  肖文评: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乡愁文化都非常重要。通过政府对宗祠示范点的树立,可以鼓励老百姓有意识地进行保护和传承。但乡村的宗祠除了祭奠祖先,更重要的是发挥其传统忠孝、伦理文化的作用。- L- r" n9 J9 Q2 X+ g2 W
  因此,政府除了要发挥导向性的作用,还要提倡让宗祠文化与时俱进。要增强年轻一代对于宗祠文化的了解,就要注意传承的方式,比如办一个乡村文化俱乐部,通过俱乐部的方式把宗祠的历史故事收集和整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把家族故事展示给后代。& m) s# s: R! C; X$ b
  知识& [9 F2 r: H9 w" A
  宗祠分类: U% A' U# Q$ O( [# f) ?, }% }, m) N
  每个祠堂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它与同宗族的其他祠堂共同构成一个祠堂组织系统。客家祠堂的组织系统一般分为总祠、分祠和支祠三种。6 n  _" @0 N! \2 i& @9 `
  总祠为合族为祭祀始迁祖而立的宗祠。该族之人,人人“有份”。它既是宗族祭祀祖先的中心,又是宗族议事、执法、实行宗族统治的中心,其建制规模比宗族其他种类的祠堂要大。
" I& ]; E& z1 j9 t* B  分祠是为宗族的分支——“房”所建立的、奉祀该房直系祖先的祠堂。一个房是否建立祠堂,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即财力之外,还需要人丁兴旺并且达到一定的量。据调查发现,许多宗族都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个房当其男丁超过100人时,始得建分祠。
' a; c3 R! }) I0 N  最小的便是支祠。如果一个房人丁兴盛,就可以再次分房。原来的房为大房,后分的房为支房或小房;当支房或小房人财俱旺,达到一定程度了,就会建立起祭祀该支房或小房直系祖先的祠堂,是为支祠。! ?: [9 _& K! ]+ I
  当支房人丁繁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下又可分成若干房,而这些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可建立该房的祠堂,形成房下不断分房,支祠下仍有支祠的局面。可见,客家宗族的祠堂,常常是以总祠(或大宗祠)为其端,层次复杂,支脉繁多的组织系统,它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纽带就是血缘关系。  t' V# c# z2 J& I$ n1 D! r3 S  C

) P8 g; c7 d; \
发表于 2016-8-25 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及老龄化加重,许多祠堂,祖屋将不复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7 01:27 , Processed in 0.06523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