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96|回复: 0

三、比三国演义更早的三国演义/孙子伐楚序幕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8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逛了这许久,何不进去瞧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石区 于 2016-3-1 20:17 编辑
4 L" l6 a; f( H" T  G) U1 ]
: q$ ^, O% c6 R2 v1 r4 \

南征北战

公元前510年,阖闾夺位五年初,吴国以越国不跟从讨伐楚国为由,与越国开战。

越国大致在今天的浙江一带,国君允常,建都会稽后渐成气候,国力隐隐能与邻国吴国抗衡,但总归还是弱于吴国,所以一直有点受吴国欺负的味道。

弱国无外交,忍辱求平安。越国每年都要向吴国进贡送礼,也因此与所谓“盟国”面和心不合,而阖闾也一直把南方的越国视作背后大患。

阖闾之前的用兵,显然是先楚后越,现在为了一举解决背后的安全,竟突然改变国策,成了先越后楚,这昭示了吴王的称霸心切。

越王允常闻报心惊,修书责备阖闾:“吴国背信弃义,撕毁前日之盟约,举兵于给你纳贡的国家,岂不是灭绝至交亲朋?”

阖闾哪还理睬这些?依旧出兵包围了越国的边城檇李。

面对不讲理的强邻,越王无可奈何,光棍不吃眼前亏,硬打结局可能更糟,只得忍痛放弃檇李,退守国都会籍。

吴王顺利占领檇李,认为越国如此不堪一击,其威胁看来高估了,还是转兵向楚吧。

就这样,阖闾一年内两变国策,把部队主力南北调动,战略上似乎不大对头。

吴王战略选择出错,并没有立即显出危害,经孙武精心训练的吴军战场实力掩盖了所有弊端,以此时吴军的强悍,只要阖闾不再犯大错误,称霸诸侯还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目标。

吴军再次出兵楚境时,已经到了公元前508年,吴军这次耍了个更大花招,出动目的变成了两个:诱使楚军主力出动,实施疲劳楚军的方略;策反一批依附于楚国的小国,继续蚕食楚国地盘――孙子发一箭欲射中两只兔子。

吴国刻意与楚国为敌,是由于自己国家地理位置的需要,春秋时代,中国的东南沿海还被中原几个大国视为偏僻一隅的荒蛮之地,吴国想发展,必须要打开到中原的通道,最强大的拦路虎即是西北方向的楚国,招惹强邻,也属不得已而为之。

而吴国与楚国为敌,中原诸国基本采取的观望姿态,或许还有点幸灾乐祸心理――两国实力对比,吴国无疑弱势,人们大都有同情弱者的情结,更何况与之作对是自己内心怀恨又不敢招惹的强楚?

这次伐楚,阖闾采纳了孙子的“伐交”谋略,侧重于剪断楚国的羽翼,策动一些两国的共同邻居叛楚归吴。

第一个目标是桐国(今安徽省桐城市一带),吴王通过强权外交成功的使其桐国与楚国反目。桐国乃附属于楚国的小国,此招肯定能激怒楚国出兵平叛。

接下来的招法是指使另一个小国舒鸠氏(今舒城县一带)上言楚君:“楚国假如以大军临吴境,吴国必然畏惧楚军之威,可以强迫吴军代楚伐桐。”――平叛只需出兵示威,还能不是绝好建议?

阖闾一再向舒鸠氏表白:吴国从来无意与楚国为敌,这样做是为了使楚对吴消除顾忌,能为楚国做点力所能及的“善事”么。

楚国接受了不出资即能获利的“上策”,于秋风萧索之季,准备收获没有耕种过的季节:派令尹囊瓦帅军东出,驻军豫章,实施威吓战略;同时派出了一路偏师,由公子繁率领,自六邑经舒鸠氏开向桐国。

吴军见楚军即将兵临城下,果然没了胆子,遣使通知楚军:愿意为楚师代劳,讨伐背信弃义的桐国,吴国水师训练有素,就是用来服务于楚国的。

说了算,定了干,吴军开始积极为楚伐桐,豫章附近水面上出现了令楚军极为心安的大批吴军战船,楚军准备守株待兔、不劳而获了。

楚军这次没有等来肥兔子,却等来了一只突袭自己的鹞鹰:十月金秋,天高气爽,滞留于豫章的楚军突遭兵力不明的吴国水军袭击,囊瓦又惊又气,立即指挥楚军追歼食言的吴军,谁知大江茫茫,碧水东去,竟然找不到吴军的踪影。

囊瓦传令分兵顺流搜索,立誓要给讨厌的吴人一点教训,谁知又犯了错误:分兵出击的楚军其中一路遭伏,还没能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全军覆没,看来遇上了吴军主力!

囊瓦立即集结兵力,采取稳重方略,慢慢向东推进,预计与吴军决战为时不远了。

没想一个石破天惊的军报传来:大批吴军突然出现在楚军背后!

原来,孙武故意将大批船只集中在豫章南部江面,以示听话,暗中却将主力逆流而上潜伏在了巢城(今巢湖市一带)附近,就等着楚军东向,适时扑向楚军后背!

囊瓦本来以为吴军主力尽在江上,因而松懈了对陆上的戒备。得到军报后仓皇下令转军西指,谁知来不及了,吴军已经在楚军侧后发动了大规模突袭,不知是该攻还是该守的楚军瞬间混乱,囊瓦首先机灵远走,随即楚军溃败。

陆上的楚兵还能夺路而逃,楚军水师可就惨了,后路已被吴军切断,战船又不能上岸,结果全部做了吴军的俘虏,

楚军主力溃败,巢城成了吴军的盘中餐,已经接令经舒鸠征讨桐国的楚国大夫公子繁正在巢城,却还蒙在鼓里,依旧率部杀向桐国。

吴军主力在哪里谁也说不准,但一部早就逼近巢城是无疑的,公子繁率部离开之后,吴军突袭巢城,楚人不备,守城兵力又少得可怜,吴军顺利攻克巢城。

巢城丢失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出征桐国的公子繁,此时还在舒鸠境内行军,丝毫没有防备,大大咧咧走进了吴军埋伏圈。

等到发现敌情,楚军已经被罩在了一张大网内,无备应付有备,行军遭到突袭,胜负就不是什么悬念了,公子繁在指挥失灵的情况下竭力抵抗,终致力竭被俘,吴军大胜。

经此一战,楚国豫章以东各城及属国皆被吴所占,换句话说,如同楚国是一座大城,攻城的吴军现已扫清外围据点,剩下的就该是围城攻坚了。

对楚战势已经清晰:楚国门户已经洞开,腹地几乎没有什么守备,破楚国、直捣其都城郢的战略态势已经形成。

阖闾欲动,孙武说:慢!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出自《孙子兵法·之五虚实篇》。白话意译: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能够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 w7 k% J4 v" i! E( X9 }* w, @2 U/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梅州直聘|手机版|帮助中心|申请删帖|大埔网 ( 粤ICP备17043518号 )

GMT+8, 2024-4-24 23:14 , Processed in 0.0702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